与孩子的天性合作——学习是把学生对于世界的思维打开

2019-06-08  本文已影响0人  你看那谁和那谁谁

教育不是驻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at the very beginning,)我想交流一下自己看这本书的一个大体心路历程:

最开始,看到这本书名,以为是一本如何教育小孩子的书(此时我是有一个心理预设的,市面上有很多写如何教育孩子的书,但是说来说去就是一个面儿上的道理,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而同时我认为对于孩子的教育是及其的重要、及其的复杂的,所以我讨厌看这一类的书籍,而且本身我也不很关注儿童教育这方面的问题,因为给自己设定的职业方向绝对是成人教育的方向,因为我会认为针对于成人的教育会更多地贴近教学本身,而不是照看孩子。本质上来讲,是因为在我心里教育是一个及其复杂而庞大的综合体,我不太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然后,在佳丽的热情推荐之下,我开始了阅读,一读才发现,这本书原来写的如此的好,一下子就吸引到我了。书籍的第一章开篇作者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名字叫卢安克的一名德国青年,放弃在德国社会悠闲自在的生活反倒三番五次挣扎着到中国的农村践行自己理想当中的“天性教育”。这是一个特别可爱的人,他始终坚持着别人看起来不可能、做不到的理想,有着别人难以理解的独特的思想以及对事物的独特新颖见解,而且懂得关照自己的内心,即所谓的“认识你自己”,他还会说一些很可爱的话比如“我在德国已经见过不少中国人,我觉得这个国家的人长得都非常好看。”),第一个特别吸引我的点是:他阐述一种有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除了大家都知道的“躯体的(身体的)”“生命构造,即感官感觉”“心理动力”(p.9),另外他还提到到了人的本质的第四个范围,即“自我意识”。第二个点就是他介绍的德国的教育,在他的介绍的过程中,我觉得德国的这种教育简直可以说是一种最高级的教育,并且卢安克还能够把每一门课程的作用详细的解说出来,简直太棒了(P.17-P.28)此时,我会觉得,这是一本这本书好就好在它是一本“给大人看的写孩子的书”,它的深度、广度、见解的独特性、并且是基于实践的思考与体会,都是那些“给孩子看的写孩子的书”所无法企及的有关教育的书。

再继续看下去,我又有另外的感悟,这其实是一本不止是写孩子的书,更像是一本“给大人看的写人的书”,因为书中又表达了这些观点:梦和事实的联系(梦和事实的联系其实并不存在,因为在梦中没有意识的思考就会很随便的得出结论,没有任何规律。);老师的声音(性成熟之前是属于音乐感的时候。到了性成熟以后,男孩的声音也变了。转变之前,老师说话声音的质量对我们的影响非常明显,所以我们的老师在这个年级之前很注意锻炼自己的声音。);(他上汉堡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的经历)给有创造性的人增加知识。(我给教授们看我自己做的工业设计品,那里的教授们的看法是:已经有知识的人不需要更多的知识,他缺少的是创造性,可是一个有知识的人也无法通过学院教育来学到他需要的创造性。另外,一个人已经具有了学院也教育不了的创造性,而他却能在学院学到知识。所以教授们觉得,如果给我这个只有创造性的人增加知识,我就可以实现我头脑里面的东西,这种看法使教授们最终接受了我。);做事不能总是依赖自己的心情。(我不需要特别好的心情才能做什么事情,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也一样能做我觉得应该做的事。这是没有心情或无关心情的好处。)等等诸如此类的看法,让我觉得在思想上得到了一种提高,对世界的看法又稍稍进了一步。 最终,我觉得这本书是一本漫谈作者的教育观点的一本书,即便它相比其他有关教育或者教学的书来讲没有一个鲜明的目标或主题,但是它所涵盖的内容是广泛的,思想是深入的,最关键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的,我觉得从这本书中可以得到很多的启发,除了个人思想上的升华之外,还对于我的实际教学过程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the second part)接下来我分享一些印象最深刻的也很值得大家一起讨论一下的观点和看法。

(一)有关学习中文的过程:(P.37) 1.在学习中文时,非常注意如何节约学习时间,靠很少的才能,得到尽可能好的效果。(即真正的提高学习的效率。) 2.我学中文的秘密其实是我愿意放弃自己的母语。只有放弃其他兴趣,我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去追求一件本来很难的事。愿意放弃的才能一般情况下是随着一个人的长大而消失,所以小孩的适应能力与接受能力最强。不过人们也可能保留愿意放弃的才能,这样的话在年纪大时就能保留学习和接受的才能。我们在小学一年级开始学外语时也像我现在一样地去学习,起先只是跟老师说几年,没有翻译,也没有看字或理解自己说的话。我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开始会说的比我懂的要多。也就是说,我先学会说一句话,然后才理解它的意思。我学的一切东西都是这样的,先说后理解、先写后读、先做然后再看我做了一些什么。(主动的接纳,情感上的认同。) 3.每天只学习一个字,可是也会用这个字组合成很多其他的词。这样就可以学习了一个字的多种不同用途以及不同的意思。而且,也不是靠记忆力来学习的,而是靠不同意思之间的关系来理解中国人的语言和思考方式,与此同时,就接触了一种语言感、一种民族习惯。(脑图式学习法、从思维、文化上理解语言的应用。) 4. 另外,我学中文时只用中德词典,因为如果用德中词典从德文翻译为中文的话,我会把德文的语言感、语言文化和习惯跟着翻译过来,这样一定会产生很多误会和错误。反过来,不考虑什么事情,我都用中文考虑,结果我在做梦时也开始用中文。 5.一个语言环境虽然对学习有帮助,可是它什么都不能保证。其实,对我有帮助的是说话的朋友的表情、所听见的语言之间的联系和我对他们的同感。因为在听语言时,朋友的样子和表情能够帮助我理解他正在说的意思。语言研究学者已经得出这样的结论:听一个老乡讲话时,从老乡那里接受的信息有90%都是通过他的表情接受的。我非常同情他们,所以我通过接受他们的样子也接受了他们说中文的意思。我虽然也在讲广东话的广西南宁生活了差不多两年,可是一句广东话也没有学会,原因是我没有兴趣,甚至对说出它们的样子有一种反感,也不会为了它而放弃什么。

(二)有关于教育的话题 1.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多媒体技术会吸引学生大部分的注意力,所以就注意不到多媒体要介绍的课程的内容,通过看录像,其中的内容很容易接受(因为不用特别注意也是一样的接受)而且可以对录像的内容记忆很深刻。(这仿佛已经达到了我们所以为的教育的目标,但其实并不然。)可是回想起来的只是内容,不包括几个内容之间存在的逻辑上的联系,因为这种逻辑联系是需要发挥意识才能接受的。“我们现在在多媒体和信息时代得到的印象越来越多。我还发现:一个人得到的印象越多,他的记忆力越差,因为表面上的印象会分散对意义的注意力。”同时对于孩子的创造力也是一种抹杀。 2.有比创造性更基础的东西,就是人的感觉(知觉)。(P.57)小孩也需要一个根据事实的环境去发展他感觉(知觉)器官的判断才能。可是多媒体给小孩的印象全都只是形象,不是事实。所以多媒体不会帮助小孩锻炼他们的感觉(知觉)器官,也不能给他们为了认识物质世界所需要的感觉(知觉)。多媒体课程的结果是,小孩自己的意识提高,却感觉不到自己与环境的联系,也感觉不到他与自己身体的联系,使他身体越米越弱,越来越缺乏自信。(一个做事有意识的人对自己的做法会给环境带来什么后果和对自己的存在与整个世界的存在的关系都会很清楚。) 3.有无课本?在开学时就能看到整个学期要学习的内容,不只给他带来一种很累的感觉,而且让他以为接下来要学的内容都已经知道了,这样就产生了一种任务感,而不会再有什么好奇感。(比如本学期高级英语阅读与写作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正面例子,老师不给我们限定课本,而是使用自己编写的教材,分阶段把课上需要使用到的教材发放给我们。) ……诸如此类的很棒的见解有很多,不再举例。

(in the end)这本书中提到的很多的教育的方式、理念都是有一个前提或是预设的:就是这个人的主动性很高,自主能力很强,个人意识特别强,是主动地选择以及掌握自己的人生的,那么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就是与之相契合的,否则,一定是看不懂这本书的。(P.65)

卢安克认为,要去理解孩子,去理解孩子的所作所为。他说:如果已经理解,然后再去跟他们说一句话,跟反感而去说一句话是不一样的。他的话揭示了我们很多教育为何失败的原因,我们总是很粗暴的去管理孩子,而不是去试着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从而理解孩子的所作所为。 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但是我们总是用相同的方法去教育,这必然产生矛盾,产生对立。更多的时候,我们很粗糙,教育方式不细腻,总是想当然的固执地去执行自己所谓的教育,其实也许是我们的方法错了,也许是我们想错了,我们应该去深入了解一个孩子,甚至进入到他的内心去,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也才能做到理解。 当我们从某种意义上理解了孩子,我们也就能够找到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从而能够走进孩子内心,也才能施展我们的教育,最终起到教育的效果。我们教育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找不到打开孩子内心的钥匙,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这就很难真正教育一个孩子了,我们只能采取粗暴的管理方式,犯错就批评惩罚,这样固然能够吓唬住一部分孩子,但是这不是真正好的教育,而且教育效果不好,对教师和孩子都不利。

柴静说:愤怒是对自己无能的痛苦。换句话说,老师总是生气,批评打骂孩子,其实是一种无能的表现,表现形式是痛苦,这样不但气坏了老师,也误导了孩子。 很多时候,孩子的内心很复杂很隐秘很敏感,当他觉得我们不友善不真诚不合理,或者如卢安克所说:觉得你没有百分之百地把自己交给他,他就不愿意接受你。有时候想影响别人,反而影响不到,因为他们会感觉到这是为了影响他们,他们才不接受。 和孩子们成为朋友,真正知心的朋友,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和他们玩在一起,让他们觉得你是自己人,这样才能开始我们的教育。我想,走进孩子内心的秘诀无他,唯有真诚的理解。 卢安克说:如果自己作为老师,想象学生该怎么样,总是把他们的样子跟觉得该怎么样比较,是教育上最大的障碍。这样的想象让他无法和孩子建立关系。 很多老师总是这样做,并且,如果学生做不到,达不到要求,老师可能会放弃这个孩子。卢安克没有这个想象,总是很自然地和孩子们在一起,读书学习,也一起玩笑打闹,这样,反而让学生有了反应,让学生很喜欢很接受。

他说:教育就是两个人之间发生的事,不管是故意还是不故意。这句话对于我是震耳发聩。这句话让我深刻的明白了:教育不仅仅是一个结果,更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共同经历一些事情一些变化,这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教师要珍惜每一个学生,要珍惜每一天的教育时光,因为: 每一天都很重要,每一天都能发挥作用,每一天都能带来变化。 这就是教育,教育就是两个人之间发生的事。语言很多时候都是假的,通过行为去学习,一起经历过的事情才是真的。纪律固然可以带来秩序,但却是被动的,只有一个人归属于一件事,一群人,一个组织,一个社会,才会有认同和发自内心去照顾它的愿望。

文明,就是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在做什么。卢安克的这句话醍醐灌顶般冲击着我的内心,说实话,我一直没有深刻理解这句话。我粗浅的理解也就是: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认知自己,改变自己。反求诸己,从自己身上寻找答案。这样的行为和习惯也才能让我们走进文明。 作为教师,我们就更要记住要经常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在做什么,反思一下自己,我做的对吗?哪些需要改进?我该怎么做?我想这样也才能让我们做好教育,当一名负责人的好老师,也才能不误人子弟。教师的作用太大了,我们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可能会影响一个人走向成功,也可能引导一个人走向罪恶。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慎重,要经常停下来想一想。 现在的教育和现在的社会一样,太急功近利。总是来不及打好基础,就要看见成果。这种想法是拔苗助长,不会起到好的教育效果。

尽管我们也清楚当代中国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卢安克告诉我们,当下我们该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无论外界如何风云变幻,我们要清醒的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该放弃,什么该坚守。这真的需要我们每天都要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在干什么。 改变自己当然很难,如果那么容易的话,卢安克说:那还要这么漫长的人生干嘛。但是反过来讲,这就是说:漫长的人生,我们都要去思考自己认识自己改变自己,这是通往幸福之路,而且永远没有尽头。

卢安克说:人类大部分的苦都是因为期待的存在。就是我们总是想当然的认为世界应该怎样,别人应该怎样,学生应该怎样,实际上这是我们毫无道理的期待,这只会让我们不自由,更无法让我们听到自己的心,这是向外求,不是反求诸己。这样很难解决问题,还让自己很苦。 他说:脑子里没有障碍才是自由。而如何才能做到脑子里没有障碍,我想只有深刻的自我反思才能深刻的认识了解自己,从而改变自己,让自己脑子里没有障碍。我们的痛苦、烦恼、愤怒、期待大都来自于脑子里的障碍,这些障碍阻碍着我们获得快乐幸福乃至自由。 卢安克对我们最大的启示并不是一种教育方法或者教育模式,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活法,一种人生的态度。正如柴静所说:卢安克给人的,不是感动,不是那种会掉眼泪的感动,他让你呆坐在夜里,想:我现在过得这是什么样的生活? 当你深入了解卢安克,就会引起你内心的冲突,会不由自主地思考,对很多固若金汤的常识和价值观产生疑问。

卢安克并不是要打翻什么,他只是掀开生活的石板,让你看看相反的另一面。他让我们体会到了一些从没想过未曾明白的东西——把自我交付出去,从此就活在命运之中的必然与自由。

卢安克让我想到了老子,他“无能”,无为,无我,无法,没有目的,没有期待,没有信仰,没有愤怒,没有障碍,不去幻想,不做比较,不为名利,交出自我,但是身心永远翱翔于自由的天地。 对于这样一个人,我还能说什么,他的行为就是他的力量。他的存在本身,有一种令人内心惶然震撼的力量。

最后,我想用柴静的话来给本篇文章结尾: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它永不停止,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只要这样的传递和唤醒不停止,我们就不会告别卢安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