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字集谈写作想法

热爱我的热爱,写作我的写作

2022-03-15  本文已影响0人  诺年读书

01

过去一周,是我开通这个公众号以来,持续更新频率最高的一段时间。我初步做了一点统计:

2022年3月1日《别找借口了,你只是不愿承认自己有问题》 1860字

2022年2月28日《分享一个超棒的思维方法》2168字

2022年2月27日 《星星口袋 | 去收集生命中闪闪发光的时刻,用以抵抗人生的至暗时刻》3622字

2022年2月25日《35岁危机,真的会来吗?》1300字

2022年2月24日《一个人长期「习得性无助」会怎样?》749字

2022年2月23日《你人生中有没有一件「坚持了很久并且非常受益」的事情?》804字

2022年2月22日《承认平庸,或许才是进步的开始》1197字

2022年2月21日《无法突破现有困局时,不妨试试这个思路》735字

2022年2月18日《所有我们以为的质量问题,大多本质是数量问题》1035字

2022年2月17日《人为什么需要学习?对熵增定律的理解》2305字

文章数量来看,过去的12天,我写了10篇推文。之前原创文章一直在30篇停留,现在,这个数据终于突破了40篇。

更新频率来看,除了周末,几乎做到了日更。之前状态好不那么忙的时候,一周能更新1-2篇。忙起来顾不上的时候,好几个月都不会更新一篇。

文章字数来看,平均每篇在1000-2000字左右,10篇文章的总字数是15,775字。以前一年的写文章字数大概在10万左右,现在仅仅用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全年15%的文字量。

我列这些数据,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多努力、多自律,都不是。我特别想聊的,是我最近的写作状态。

02

我最近写文章的状态,和以前真的有很大的不同。或许是得益于看了粥左罗老师的《学会写作》这本书,认知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心态、状态都跟着发生了变化。

以前写文章,我会倾向于做整本书的读书笔记,把一本书的精华提炼、浓缩,用简洁好看的PPT配图,把一本书的重点笔记分享给读者。这种文章对我最大的锻炼,就是逻辑思考和提炼表达能力,但是弊端也非常明显,那就是文章里面自己的独立思考太少

现在,我会更倾向于只分享一个很小的点。高密度的文章价值固然很高,但这或许就是问题所在,大家普遍都信息超载,导致反而没法对一个简单的、有触动的、有感悟的点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这是我希望捡回来的东西。

所以,我开始尝试做小卡片。

小卡片上的内容都是有触动的句子,它们可能代表着一种观点、一种思维、一种方法、一种态度等等。我想再深挖一点,自己为什么会触动?究竟是哪里打动了我?我想起了什么事?关于这个话题我自己想表达点什么?

顺着这个思路,写一点自己的思考,每篇字数不求多,800字左右,就像高中写作文一样。字数少,不一定代表内容浅,依然可以用写大文章的思路和框架,把它写成短而精的内容。

所以我过去一周的状态,基本上都是每天5点半下班,到家大概7点,整理家务、跟宝宝视频到8点半左右,再打开电脑,静下来心来翻看今天的笔记,思考今天想分享什么内容给大家,思考自己对这个话题有什么想表达的。

初步统计了下,一般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从坐下来思考选题、搭框架、写初稿、修改内容、定标题、做卡片、后台排版、预览调整、最后推送,大概需要1-1.5小时。如果是2000字左右的文章,大概需要2-2.5小时。如果是3000字的文章,就需要3-3.5小时。

人的潜力真的是被deadline(截止时间)逼出来的。因为每天规定自己11点前一定要睡觉,所以每天留给自己思考、写作、排版的时间最多只有2.5-3小时,必须得在短时间内高速成文,这就倒逼我每天都要迅速想好选题、列提纲、写初稿、改稿、做卡片、排版、推送。总感觉有个时间小人在不停的追赶我,让我在保证一定质量的前提下,把自己的潜力爆发出来。

既然时间并不充裕,为什么还要坚持日更,把自己逼得这么紧呢?真不是因为自律。而是粥左罗老师在《学会写作》中对【写作】这个概念的定义让我非常受益。

他说,写作,是对输入进行思考后的输出。所以写作的核心关键能力有三个:输入能力、思考能力、写作能力。

自从这个概念植入我的脑海中之后,我再也不把写作当成写作,而是把每天的写作当成是自己对一天输入的进一步思考,不管这个思考是深是浅,是长还是短,甚至不太关注读者对我思考的这个内容感不感兴趣。最重要的是,我舍不得放弃对这一天丰富多彩经历的思考(因为睡一觉我很可能就忘了)——这才是推动我坚持日更最大的原因和动力

03

昨晚睡前,我跟水人聊天,说我最近的写作状态很好。以前发完推文,我会在意文章阅读数据,在好几篇推文的阅读量都比较低时,会有点失望,但还是鼓励自己。

但现在,我是真的一点都没在想这件事情。我更关注的是做这件事本身对我的价值,坚持写作就是为了让自己始终保持思考的状态,这件事情本身就很有意义,不为坚持也想做。

水人说,你这就叫“求则得之”。

我:“啥?”

他说,孟子曾说过:“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意思就是,如果你追求一件东西就能得到,放弃追求它就会失去它,说明你的这种追求是有益于得到的。你所追求的这种东西的掌控权在自己手上。反之,如果你追求一件东西有方法,但是得不得的到它要看天命,就说明你追求的这种东西并不利于你得到它,你所追求的这种东西的掌控权是在自己以外的。

我似乎有点明白了。

他又继续补充:你最近的状态,也符合儒家说的“无所为而为之”。他把王德峰教授关于“无所为而为”的讲座原文找出来给我看,以下是截取片段。

什么是“有所为而为”?就是我们做事,都有目标,都有目的,我们总是把自己在做的事情,看作是达到另外一个目的的途径和手段。这就叫“有所为而为”。

什么叫“无所为而为”呢?我们并不把当下所做的事情当做达到另外一个目的的手段和途径。而是我们之所以做这件事,是因为它本应当做。它自己就是自己的价值,它自己就是自己的目的。它不是通向另外一个目的的途径。这样的做事就叫“无所为而为”。

我看完这段话,醍醐灌顶。难怪我觉得最近的状态很好,每天都有【得到感】,即使文章的阅读数据还是和以前一样平淡,也丝毫不影响我写作的热情——那是因为我追求的就是写作这件事情本身啊

写作,会让我再盘点一下一天的经历,寻找让我特别触动的点,这就倒逼我每天要坚持大量阅读,才有好的想法和灵感;

写作,会让我对一个暂时还没想明白的事情,通过文字写下来,慢慢思考清楚,让我明白自己究竟为什么会触动,自己想对这个话题说点什么?

写作,还能让我锻炼把一件事情讲明白给别人听的能力,这项能力在工作、生活中很多场合都能反复使用。而且写得越多,将来的表达就越流畅,沟通效率就越高。

所以,写作这件事情本身就是我想要的,它自己就是目的,它自己就是价值。

忽然想起《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里最后一幕,哈利波特问邓布利多教授,为什么伏地魔看不到那块魔法石?而我看得到?邓布利多教授说,因为只有那些真正想要它,又不想利用它的人,才能看见它

当我真的只关注写作这件事情本身的时候,也意外【得到】了。在很多方面都有了一点点的进步:包括:写作认知、取标题技巧、列提纲逻辑、思考深度、成文速度、表达流畅性等等。

不再关注写作以外能带给我的东西,更是更关注写作这件事本身带给我的东西,这就是我最近的写作状态和以往的写作状态最大的不同之处。

04

我现在对写作的想法很简单:万事皆可输入,万事皆可输出。简单坚持,轻量分享,一点启发,就够了。

我会一直做我的小卡片,把我收藏的特别好看的插画,还有让我特别触动的句子做成好看的卡片,送给自己,也送给读者。

我会坚持轻量分享,在卡片之外,带上自己对某个点的轻量思考,像高中写小作文一样,800字就够了,当然状态好思绪好的时候可以多写点。

我会放下对读者的期待,不一定每期都会取读者感兴趣的标题,分享的话题也不能保证大家都感兴趣,但一定是先触动到了自己,才想分享。如果自己都没被打动,分享出来也不会有势能。所以内容一定保持质量,至少自己这关过得去。

我也不会有执念,要不要日更。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生活总会有很多突发事件,更何况,除了写作,生活中还有同样重要的事情,比如陪伴家人,整理家务,出门远行,学习充电等等。

很多事情同时来的时候,不因为没有时间写作而焦虑,没有事情空闲下来的时候,不因偷懒和浪费时间而悔恨。把写作当成是一件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就像每天都要呼吸、吃饭、睡觉一样自然随时打开自己的触角,去感知,去思考,去创作

就像打造一座属于自己的精神后花园,不断地种很多小卡片,种自己的思想种子,偶尔有客人来到我的花园,就坐下来和他们分享分享,聊聊我最近很喜欢的小卡片和轻思考

如果他们喜欢,就多停留一会,不喜欢,拂拂衣袖就可以离开。而我呢,继续煮我的茶,读我的书,做我的小卡片,种我的思考种子,直到春暖花开,一年又一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