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人幸福他们的,我们幸福我们的!
关于幸福,看了本书,叫《丹麦人为什么幸福》,提到了HYGGE的生活方式。作者叫Meik Wiking,是幸福研究所的首席执行官,因为丹麦常年获得全球排行榜前三甲,所以幸福研究所的总部设在丹麦的哥本哈根算是实至名归。丹麦在2016年度的评选中拔得头筹,综合评比得了第一。我大中华排在第83位,位于菲律宾后面。
看不清的话欢迎查看原图。图片来自幸福研究所网站,2016年全球幸福指数综合排名,https://www.happinessresearchinstitute.com/services,网站提供年度的幸福报告,例如:出版物,研究报告,专业文章,咨询服务等 Meik Wiking是幸福研究所的CEO,他致力于找到那些能让人感到幸福的东西,这些东西不仅能给丹麦人民带来幸福,更是全世界人民的福祉。由中信出版社出版,被评为中信的“年度好书”在丹麦,每年有长达6个月的昼长夜短,连狗都可能会抑郁的国度,丹麦人又是怎么保持幸福感的呢?他们管保持幸福感的生活方式叫HYGEE,HYGGE是啥?发音无需过分关注,它用来形容感觉或你理想的生活方式,比如
光线:自然光不足就用人工的的来凑。丹麦人民非常特爱点有机蜡烛,借着抖动的烛光和家人晚餐和爱人依偎,幸福感爆棚啊!或者丹麦设计的灯具,不光是要关注灯的外形更要关注亮度和颜色,三者和谐统一了才能营造HYGGE的氛围。
归属感:无须等待众人的狂欢,只要有你亲密无间的小团体陪你就好,通常3-4人为最宜。
吃好喝好:来些甜食或者手作蛋糕吧,看着厚厚的奶油或者萌巧的糖果,是不是顿时找到孩提时的幸福?
穿什么:忘了严肃的工作套装,找出舒服的衣物,比如棒针毛衣和围巾,头发随意的扎起,毫无紧绷感,彻底的放松下来。
还有如何以HYGGE的方式来布置自己的家,如何过节日等,对于想要了解海外生活的读者来说,还确实耳目一新。但如果真的想用HYGGE的方式来过好一生的话,我们首要就是放下不切实际的想象,把寻找幸福着眼于当下。毕竟我们大好河山,日照充足,幅员辽阔,景色宜人的地方多了去了。我们才更应该幸福呀。《丹麦人为什么幸福》这本书里讲的都是适合当地人的幸福方式,对我们用处有限,比如,寒冷漫长的冬季他们都会围坐壁炉前,肯定是感觉幸福的,但我们国家用壁炉的地方太少了。
从书中我们可以受到很大的启发,其实幸福最基本的无非是照顾好自己的皮囊和精神。感觉不幸福大多是“精神”上出了问题,如果我的精神满足了,其实不需要一定要在生活中拥有某种所谓HYGGE的方式才幸福,我可以不借助外力将自己的状态随时随地调整到幸福满足的状态。
就像《芳华》里的刘峰,为别人的幸福舍弃自己的大好前途,但当时的他就是幸福的,活雷锋的价值观嘛,别人看来是傻,他看来就是应该的;转业后生大病和陈小萍相依为命,HYGGE的生活方式他们都没有,依然很幸福,甚至比腰缠万贯的队友们更知足。
还有电影《归来》,讲的是被打上反革命标签,发配改造大西北的陆焉识,忍不住思念家人,逃回来想见一面未果,那个时代给让他错过了太多。虽然平反了,但深爱他苦等他的妻子由于精神失常已经认不出他,不论他怎么努力都换不回曾经的记忆,他后来放弃努力,不再证明他就是婉喻苦等的陆焉识,而是做为“念信的”陪伴婉喻终老,当看到陆焉识和冯婉喻这对老人风烛残年彼此相守,他们幸福的走完一生,那种幸福是有力量的,是不论物质上匮乏到什么程度都侵害不了的幸福,是精神上的。
还有台湾作家舒国治写的《流浪集》,“世道再难,也要呼吸顺畅”。生活本就不易,别被它扼住喉咙,不要忘了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幸福。作者流浪于中国的大江南北,住便宜的旅社,吃路边的小吃,不是作者没钱住星级酒店和品尝海鲜大餐,而是他流浪的目的不是体验金钱堆砌的生活。就像他说美国有些流浪汉,你给他好的条件他都不肯要的,就是背着破包,扒火车皮,睡硬纸壳,捡剩饭,而且不乏高学历者,他们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过着属于他们自己的HYGGE生活。
未能一日寡过 恨不十年流浪我们智者先贤早就在他们的书中给了我们治愈“精神”的解药,又何必舍近求远去学人家的皮毛呢?比如《庄子》,教做人做事儿的方法,做个自在的人——做好事不贪图名利,做小坏事儿也不纠结。 推荐大家读庄子,寻找inner peace。
幸福是很个人化的事情,汝之砒霜,彼之蜜糖,没有和别人比较的必要,一旦比较了,幸福就像打歪了地基的房子,可能一直做着不是“你自己”的事情,那终究这座房子会轰然倒塌,剩下的满地都是别人眼中的“幸福”碎片。多读书,多旅游,多和世界链接,多给和自己对话的机会,找到自己的幸福。《国际歌》不是都唱了嘛,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实现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超喜欢唐朝乐队版的,点击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