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散文艺术之家

“远”思——令人昏昏欲睡的交响音乐会?令人精神振奋的神演?

2019-01-21  本文已影响37人  远爷乐道道

在交响音乐会中,为什么同一首交响曲(特别是不那么好懂的作品),看有的指挥家指挥,你就要打瞌睡不愿意听,看另一些指挥家表演,你就精神抖擞,兴致盎然?在聆听了将近20年交响乐后,远爷逐渐有了自己的答案。

我认为令人兴奋的演绎归功于指挥的功力、音乐艺术的表现力——透过手势及其他肢体语言、表情神态的变化控制、与队员之间的眼神交流以及整个磁场气氛调动观众把他们带入同一个频道。同时配合高水平的乐团顶级的发挥,每个队员沉浸在自己所演奏的音乐中的那种感染人的状态,交代清晰的演奏技法,相互凝聚合作的美好感觉,这一切的综合都带动了观众的情绪,让观众知道该怎么去听,这音乐表现的是什么。

卡洛斯•克莱伯与维也纳爱乐 一提首席“歌唱”回应指挥

指挥的一切表现就是观众聆听欣赏的指引,让大家始终保持兴奋和期待,不会走神或感觉索然无味。指挥就是把音乐通过自己的身体语言表现给你看,把他的感受以及对音乐的领悟哲思体现在自己的一举一动上,向观众传递。观众接收到了,自然就心满意足,心驰神往,能与他共赴美妙极乐之巅。这才是我们听现场最想得到的满足,也是最与听唱片不一样的地方。

所以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不仅是听的,还是用来看的,调动自己的所有器官包括皮肤的感觉,用心去与之接通,产生共鸣共振的。众所周知,人耳对于频率的感应范围是20~20khz,那么为什么近些年如索尼这样的大公司还在不断研发40000hz以上的高端音响耳机?因为人的皮肤也是能感应到音乐的振动的,而且感应精度非常精细,一点点细微的变化都会让你的感受完全不同。那么在好的音乐厅里演奏出的完美的音乐为什么让你如此感动,满身鸡皮疙瘩?这不只是一个形容词,而是切身体会到的科学反应。音乐也是一种振动波,当它传达到你的耳膜,进入大脑激发脑电波的频率,电流自然就传导到每个器官,布满全身,你的每一寸肌肤自然就被电到起鸡皮疙瘩了。就和现实中,用高强度的按摩棒刺激你的皮肤,你也会起鸡皮疙瘩是一样的原理,只不过一个肉眼可见,另一个看不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