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中仙语
【文字家园】
提起李白,大家会想到什么?是那个“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狂傲酒仙?还是那个“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潇洒剑仙?亦或是那个“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豪放谪仙?
也许,这些人都是李白。但是,又不全是李白。如果要我用一句话来概括李白的一生,我会说:
他在酒杯里,看摇摇晃晃的红尘;或者,他在酒杯外,看寻寻觅觅的众生。 ——随园散人《李白传》
没错,在太白对天下的一片豪情之外,还有对世间的一片深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可能是我们对李白的第一印象。深秋之夜,李白一人在旅舍饮酒,或许,他也打算过一醉方休,但可惜疲软的酒精盖不住清醒的内心,一时醉意朦胧,最终却还是醒着。长夜漫漫,他孤身一人,仰望这星空。他要听听明月在夜里的独语,也要让明月听听自己。
这位“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潇洒诗人,内心深处,似乎还藏着无尽的孤独。那一樽清酒,从来都是一人饮尽,人海茫茫,透尽了这种贯穿时空的苦味。可是,又能有几人看到了他的这份孤寂?又能有几人,看得出这份孤寂的背后,是为芸芸众生造福而不得的苦闷?
李白的志向是“愿为辅弼,使寰宇大定,海县清一”,为此,他穷极了一生。夜以继日的蜀中修业,让他有了功底,有了实力,也有了自信:“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这一期间,他拜谒过李邕,因为不拘俗礼,且谈论间放言高论,纵谈王霸,使李邕不悦。最终,他被扫地出门。接着,一首“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的豪气之作横空出世,这是李白潇洒一生的开端,也是他郁郁不得志的一生之起点。
后来的岁月里,他走遍了人间。一段路有柳荫杂花,一段路有飞湍流水,小镇里有人群熙攘的街道,远山处见炊烟人家。有的人醉卧沙场,有的人打马天涯,有的人流连花间,有的人徘徊月下……一切都像是一场大梦,梦里,他醉意蹁跹,说浮生若梦,梦外,他一次次凝望着长安的冷月,看惨淡人生。尽管,沉香亭上,一曲《清平调》让天子欢颜不尽,但他更在乎的,是那“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的小女子她愁苦的眼眸,他知道,自己只能空空的粉饰太平,根本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对奸臣的痛恨、对王朝的失望,让他再也无法忍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声狂笑,贯彻大唐。
他走了,永远的离开了宫廷,也在此后永远的把深情交付给江河与人民。天姥山上,他“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已游客之心,参透世间万物。谢朓楼前,他“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于慨叹之后,悟尽人生几何。长安寒月之下,千家万户的捣衣声牵动着他的心弦,作别子女后老母呼天的哭喊,大概早已使他的热泪在风中飘摇.。他是天才的诗人,一字一句,无半句病痛的呻吟,却饱含这对黎民百姓、对祖国河山的深沉爱恋。结果——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铿锵的豪气贯穿始终,泛出浑然一体的人间正气,永远的飘荡在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