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与孩子去儿童发展中心
昨天带孩子去了儿童发展中心。
出发时,我在想:他肯定不愿意进一个陌生的地方吧,但非常意外的是,珺珺这次竟然没有表现出任何一点不情愿。因为来得太早,两人先上了一趟洗手间才前往目的地。
在这里,有珺珺喜欢的楼梯和走廊。他不知疲倦地爬上爬下。满足了他的“楼梯欲”之后,我轻声跟他说:“妈妈去那边了哦。”他便乐呵呵地跟着我走到了另外一个地方。
最近发现,他比以前更懂事了。
以前,他对于自己的喜欢的东西:电梯、楼梯、电车等会非常非常执着,一旦兴趣点燃,任凭你怎么解释,他像是听不懂似的,很难放弃眼前沉迷的东西。
但是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的兴趣后,然后温和地跟他提出要求,他基本不会让我为难。
比如,“珺珺,最后一次了哦。待会我们要见一位老师,结束后,我们再来玩,好吗?”
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和他商量,突然中止他喜欢的东西或者某天的行程,他就会非常混乱、伤心。
这次,有两个老师在场。一个专门陪孩子玩,一个与我面谈。全程进行了两个多小时。
在我填资料之际,面谈的老师一边观察着珺珺的一举一动,一边和孩子互动。
等我填完之后,她另外问了我一些问题。比如:孩子的喜好、说话情况、平常在家里的互动…
经过两个小时的面谈,那位老师说:珺珺的学习欲望、模仿能力非常好,但在与人的交往方面还不是特别感兴趣。如果你随着他的节奏玩,他会玩得很开心。但是,除了妈妈以外,他没有特别想主动找我们(别人)一起玩。可能今天在他的世界里,除了自己,就是妈妈了。因此他的世界给人一种狭隘的感觉吧…”
因为她不是医生,因此没有明说:“自闭症”这几个字眼。在我的追问下,她略显模棱两可地表示孩子可能有那方面的倾向。
因为呆了两个多小时,珺珺开始想去外面爬楼梯。他执意叫我去,不愿意和那位老师去。
临走前,他非常有条不紊地收拾好玩具,并且把每个玩具放回了原本的地方。
就这样,我们结束了面谈。
后来,我打电话问了下“疗育”方面的事,因为她当时没有提起。从她语气里感觉,她似乎觉得珺珺还没到疗育所(机构)的地步。
最近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东西,至少对中国的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日本现状还是处于迷糊的状态。
我们还是坚信:家庭干预(家庭陪伴、互动)肯定是最最至关重要的方法。经过这段时间的陪伴,我们感觉孩子的语言(中文)好了很多很多。
明天是医院的复检,下个月再有面谈。一步一步来…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