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至田家|与苏轼共度“今天”241128
原创
与苏轼共度“今天”,是希望在每个自己里或为其文字所滋养,或为其精神所指引,或为其命运所触动,或为其“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吃饱”的强悍所振奋。
01
—
2024年11月28日,周四,甲辰龙年,农历十月廿八
35岁,是日,在开封,与堂兄不疑(子明)简,谓遭致弹劾事,叹忠义古今所难,得虚名而受实祸。人生得丧皆前定,断置已久矣,终不以此屈。轼。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十月廿八,时为判官告院权开封府推官。
44岁,是日,在开封,狱中,供状。轼。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十月廿八。
51岁,是日,在开封,撰《赐外任臣僚历日诏敕书》、撰《赵州赐大辽国贺太皇太后正旦使副茶药口宣》、撰《赵州赐大辽国贺皇帝正旦使副茶药口宣》。轼。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十月廿八,时为翰林学士、知制诰。
02
—
与子明
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十月廿八,作于今河南开封
轼啓。因循久不奉状,亦多时不捧来诲,倾系殊深。即日远想尊体佳胜。侄儿女各无恙。乡人到者,皆言兄临政精敏之誉,甚慰想望。轼此并安常。昨五月生者婴儿,名叔寄,甚长进。子由在陈州安,八月中,生一女,名宛娘,必已知之。曾托石嗣庆秘校附书并公服缎必达。兄去替更只半年,必且爲东上之计,不知会于何处?轼自到阙二年,以论事方拙,大忤权贵,近令南床捃摭弹劾,寻下诸路,体谅皆虚,必且已矣。然孤危可知。春间,必须求乡里一差遣,若得,则拜会不远矣。忠义古今所难,得虚名而受实祸。然人生得丧皆前定,断置已久矣,终不以此屈。远书,不敢覼缕,略报免忧耳。冬寒,千万善保尊重,不备。弟轼再拜都曹子明兄、县君二嫂左右。十月廿八日。
03
—
记录“今天”
今日大晴。驱车出城,往东南去,过三一重工,过徐特立故居,到印山湖,到麻姑井,到浏阳江背,到车田古井,看1600年大樟树。
虽冬日,沿途树木越来越多越来越青翠,而天也越发地蓝。
文旅之火燎原,一路都可见统一规划,“麻姑井”是私人酒窖,主人说是四代传承,申请了省级、市级的“非遗”,墙上的自我介绍写的是“50岁到浙江学习酿酒”,时在2003年。我单方面理解为到浙江学的是酿黄酒,而四代传承的是自家秘方制的酒曲酿的米酒。
往上数两代,祖父及曾祖父住在长沙三王街,生意做得大,坡子街挂了一个角,都是周家的。再往上数,是从江西过来。血洗江西,想来能带的东西也不会多。
前面两代人在长沙立足,文夕大火那年躲灾,带了现金来浏阳买田。
53年没落下好,57年情况更糟,有多少财产都归零了吧。79年之后重新开始,办过预制板厂、电线杆厂、砂石厂,或由此完成原始积累,到2003年,开始把喝酒的爱好做大,建了4000多平的酒窖,“每一口都是原浆”。
酒卖得好,赶上“非遗”、“文旅”大兴,又建了新窖。今天便看见好几辆旅游大巴停在门口,参观的买酒的,叽叽喳喳,好像捡了宝一般的急切表情。门口接待的姑娘与大巴司机闲聊,说要把研学和文旅都放进来。
买酒三箱,两箱14年陈酿米酒,1箱黄酒。米酒我喝过,入口顺滑,不上头。黄酒是今天尝的,12度,甜,味道有点类似西班牙雪利酒。
之后到金牌乡老卢家吃饭。老卢这两天在帮我家整理院子、拔树。一路上,两边都是修剪成圆形的桂花,培育得规范的罗汉松,各种待售的果树,倒是白色的油茶花开得野性。
老卢在我们小区做了二十来年,兄弟邻居都跟着他来干活。整个浏阳,也都是园艺之乡。
当然餐桌上少不了蒸菜,蒸笼很特别,不锈钢的圆形笼屉,只有最外是一圈透气孔。
乡下人的讲究,说是坐在外面不客气,但我们就好这阳光。就聊这好空气,好水,自家种的果子,自家种的菜。
我是很不擅与陌生人闲聊的,今天倒打开了自己。
想到“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场景,大约就是这样,聊的内容,大约也是这些吧。
而最鼓舞我的,恐怕还是苏轼那句: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
古井是明朝的,古树则有1600年历史,算来是南北朝时期了,老卢说起来,神色便有些自豪。
树冠不高,树身粗壮,至少要四人合抱。树枝落下又成大树,至少分出三枝。树根处均空心成洞,每穴可容一人打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