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不懂需求管理的产品经理,后来怎么样了?
“小Q, 怎么回事啊, 这个需求VIP客户都提了两个月了, 为什么还没有做?”问候小Q的是售后部门的经理。
“小Q, 你不想干了是吧?上次那个增加换货服务的需求, 咋还没提上日程呢,运营部门都投诉到老板那里去了”。产品总监打电话过来吼道。
“小Q,你看看兄弟们都成啥样了,已经连续一个月鏖战到半夜1点。再这样下去,我们更加找不到女朋友,真要成90后空巢老人了。这周完成P0的需求,我们至少还要再增加3个程序猿,不然能完成一半就阿弥陀佛了。”APP团队的老大红着眼睛同小Q抱怨道。
没错,你看到的以上对话,就是一个初入坑的产品汪的日常,是不是瞬间感觉受到了一万点伤害?刚入职时,同小Q一样,每当收到来自四面八方关于需求的信息,我就有一种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和挫败感,经常会问自己: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虐心的工作?
李笑来老师在文章中说过:当你遇到一个问题,你盯着锁孔看,肯定是找不到钥匙的。我特别认同这句话的观点。作为产品汪,是为解决问题而生的,理所当然要积极开启寻找答案之旅,向根源探索,解决当前的困局。
01如何判断靠谱的需求?
小Q收到信息的本质是:需求没有被满足,研发资源也不够。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需要识别出有效需求,让需求池里面的入口和出口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下面简单介绍下识别靠谱需求的4个依据:
1、需求有数据--了解现状。意思是对于现状有一个数据化的、全面的描述。避免以点带面,以感觉代替实事。比如某天公司摄影师说,我想要增加一个间隔拍照的功能,拍摄人流和车辆、日出日落。通过后期处理,体现川流不息、时光飞逝的感觉。对不起,这基本就是一个不靠谱的需求。为什么说它不靠谱呢?首先,这是你一个人的需求,还是用户的需求;其次,这是大众的需求,还是个小众需求;再说我们通过缩时录影也能实现呀。所以,当别人提出需求的时候,我们需要第一时间作出判断,这个需求是否合理,是否有数据支撑。
2、需求有逻辑--发现需求。即基于一定的数据统计作出数据分析,对于现状能给能够有一个合理的分析结论。如我们调研了1000个目标用户,发现60%的用户认为需要做间隔拍照的功能,因为可以节省大量的后期处理时间。所以我们可以考虑做间隔拍照的功能。显然,这个逻辑如行云流水般通畅。有数据支撑,有分析结论,算是一个靠谱的需求了。
3、需求有目标--制定方向。对需求本身有个明确的可量化/定性的目标。譬如你们团队运营的公众号处于留存阶段,运营小哥哥提出一个需求:能否给公众号增加一个文章目录呀,方便新用户查阅自己想读的文章,增加用户粘度,希望将粉丝量从5万提升至7万。看,这个需求目标就非常明确。
4、需求有方案--具体落地。产品上线后,有明确的运营方案。做任何产品,都希望能够有利所图。那么当需求被提出来的那一刻,作为产品经理当然很想知道,我花大力气实现这个需求,能够为整个产品带来什么好处。所以,这个也是判断一个需求是否靠谱的重要因素。
02如何制定需求优先级?
当我们识别出哪些是靠谱的需求后,对于产品汪被需求困扰的日子并没有结束,我们仍然需要制定让各方都“服气”的需求优先级。否则厚此薄彼,依然会招来口水战。制定需求优先级通常有两种方法,分别是KPI导向式、内部资源分配制。
1、KPI导向式。把需求与KPI影响挂钩,影响大的优先做。这个方法的优点是直观、可量化、容易被接受。缺点也很明显,重度依赖KPI,对产品要求高,部分需求被长期忽略。这种方法是比较常用的排定优先级的方法。
2、内部资源分配制。根据不同需求方预先分配资源占比,各需求方自行内部确认提报需求。优点为省心,需求方要求低。缺点是:难以量化、不可掌控、容易造成“撕X”大战。可以偶尔用用,不建议长期使用,常用是产品经理能力欠缺的一种表现。如同没有才华的皇帝一样,懒政,任凭各方把持,造成局势动荡。
如果通过以上两种办法,依然无法确认优先级时,问题可能在于你对需求的靠谱认识得不够深刻,可以重新回顾下靠谱需求中的4个要素。
03如何做好需求池管理?
所谓需求池,就是产品经理用来管理需求的工具的名称。一般来说,需求池的内容有以下这些方面:编号/需求来源/需求名称/需求概要内容/需求优先级/需求提出的时间/需求的状态/备注等。在管理需求进出时,可以遵循严进快出或者宽进严出,具体根据产品迭代速度、实际需要来选择。对于迭代排期,有三个要素需要考虑:产品价值、所需资源、平衡,也就是考虑需求的价值,权衡投入产出比。通常为了让需求池进出保持平衡,我们要定时审视需求池,根据需要砍需求或者增加资源。
04坚持学习,让成长有迹可循
在产品的世界里,流传着“需求的一生”这个故事,产品汪天天看着如潮水般的需求涌入,甄别出靠谱的需求,再权衡各方利益排定优先级,之后让程序猿大哥们开发,测试验收,最终上线交付。这何尝不是产品汪的“日常”故事。故事里的主角就是那个不断被怼,不断被Diss的产品新人,但这又怎样。我们从一个普通人进化到一个合格的产品人,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建立认知框架的过程。这个过程走过来培养出的产品能力,能帮助我们判断信息、整合有限资源、把自己打包成一个产品向世界交付,并获得回报。
这里是智慧的狐狸的进化岛,我会一直坚持学习分享,让成长有迹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