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

谈谈死亡这件事

2018-10-08  本文已影响0人  叶木青

一直想写一篇有关于死亡的文章,搁置良久,今天趁着脑子里的东西还在就写下来吧

死亡对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几乎每个人出生以后都会听过或经历过有关死亡的事情,但不是每个人都会把死亡这件事放在心上,像我这种每隔一段时间便停下来思考死亡这件事的奇葩想必是极少数。

小时候第一次对死亡有个大概的印象是糖和肉,因为农村里有白喜事的风俗,一旦村里的老人或是成人过世了,村里都会举行白喜事,先是给亡人置办体面的衣服和棺材,再请来村里有名的乐师(我们俗称吹喇叭的),与亡人家族有千丝万缕的亲戚关系的村民便都要来帮忙,帮忙做饭洗菜,搬凳摆桌,散烟放酒,一开始都是很热闹的,小孩子们抢着桌上的糖果,四处张望,平时在田地间唠嗑的人们也会早早地来到酒席间,等待上桌的间隙彼此拉话家常,而这时他们最少不了的话题是亡人平时在外打工的亲人这几年的变化,这一切对于当时还小的我来说是欢喜的,因为有肉有糖,那时的我对于死亡也是欢喜的,因为只有村里人过世了就有酒席,有酒席就有肉有糖。

后来第一次从死亡里感到悲伤是外婆的去世,说真的,现在回想起来,对外婆的去世也没有很大的感触,倒不是我很冷血冷漠,实在是时间这个东西有着强大的力量。但那时为什么会感觉悲伤呢?外婆是带我的第一个老人,记得小时候每次去外婆家,我是第一个冲到厨房,只为听到外婆的那句:“鱼崽来了呀!”(小时候的外号)然后印在脑海里的都是外婆的笑脸。听大人们讲,外婆是地主时代的大家闺秀,在女人地位只能操持家务干农活的时代,外婆很幸运地读了书,也正是因为读书认识了我外公,当时外公家里很穷,与外婆相比是门不当户不对的,但是外婆还是毅然决然地嫁给了他。或许是因为读过书,在我的印象里,很少见外婆跟谁吵架发脾气,家里的内内外外,她都能打理的井井有条,也很少见她抱怨,虽然外公也读过书,但是家里并没有因为有读书人就变得富裕,而正好他们又赶上了不好的年代,但我从未见过外婆抱怨外公什么,印象很深的是外婆刚过世时,外公非常自责,觉得自己愧对外婆,外婆跟着他一辈子,却从未让外婆享过什么福。外婆是得阿尔茨海默病去世的,也就是所谓的老年痴呆。外婆刚得病的时候,我还小,每次去外婆家,发现外婆就只能躺在客厅的老年椅上,不怎么说话,一说话嘴里就流口水,两只眼睛只能四处看,我潜意识里觉得外婆好像不是以前的外婆,但好像又没变,毕竟外婆还坐在那里,只是不会走动而已。有一次,家里的大人都出去干农活了,我像往常一样在家里守着外婆,当时很安静,因为不知道怎么跟外婆说话,突然一只小老鼠从眼前跑过,吓得我立马跳了起来,后面我就看到外婆在恩恩地呻吟,然后发现那只小老鼠从外婆坐的老年椅底下跑过去了。后来外婆还是走了,在外面做酒席的时候我没哭,在所有人穿着孝服戴着孝帽的时候我也没哭,甚至在直系亲人哭夜的时候我还是没哭。在要入坟的前一夜,我们几个外孙在房间里聊着天,眼泪忽然就哗地流下来,那个时候才意识到外婆真的走了。那时第一次对死亡感到悲伤。

再后来听说村里人过世有酒席的时候也会产生一种悲伤的情绪。第一次对死亡感到恨意是外公过世,外婆过世后两年,外公一直生活得不太好,虽然之前也生过病,但总归能扛过来又开始经营着这个大家庭。外婆去世后,外公像苍老了十几岁,很多次很晚都能听到妈妈在给外公打电话,以前外公给我的印象是严肃,不爱笑,对我们这些小孩很严格,现在想想好像自己从来都不怎么亲近外公。但外公对我们的宠爱却还是能感受到的,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在学校得了奖状,去外公家,妈妈告诉了外公外婆,当时不知道什么原因要提前走,外公没送,在走出外公村子的小山坡时,听见外公在后面呼喊我们,我们停下来,外公把一直捏在手里的五毛硬币给我,妈妈还碍于情面地拒绝了一阵,最终还是把钱给了我,对那时的我来说,五毛硬币足以让我吃一周的辣条了。外公是因为肺病去世的,这个病让人很痛苦,因为会老有痰堵在气管,让你不能顺畅地呼吸。外公每次都咳得撕心裂肺,但我却又帮不上忙,还是因为年纪小的缘故,现在我都很后悔那时的自己没有好好照顾外公。外公是在一个早上走的,因为农村的习俗,妈妈在短暂地悲伤之后不得不将外公的遗体露在外面地拖回外公村子,而我也帮不上忙,还是像往常一样地去上学,一路哭着,却又不能被人看见。在课间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在阳台,看着远方,想着妈妈应该把外公的遗体送到家了吧,那个时候起对死亡或者说对死神开始产生了深深的恨意,恨他为什么带走了外婆又带走了外公。

第一次对死亡感到无奈或者说正常,不再抱有其他情感的时候,是爷爷的去世,从小到大,对爷爷的感情都不深,但偶尔还是会很好奇地问大人们关于爷爷的故事。爷爷是一个苦命的人,从小爹就去世了,娘改嫁到了其他村子,一路乞讨跟奶奶相依为命,爷爷好像有一个二爸,但貌似是后来抗日上战场被打死了。爷爷经历过抗日战争,在他还是一个小屁孩的时候,鬼子进村,他没来得及跑,就躲在进山口的桥下,从下往上看着日本鬼子一排一排地经过那座桥,还好爷爷命大活了下来。爷爷跟奶奶属于现在的二婚,爷爷因为家穷做了奶奶的上门女婿,(奶奶在我两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对她更没印象)生了四个孩子,加上之前的小孩共有七个。爷爷是得肺癌去世的,在爷爷生病的那段时间,妈妈凭着自己对疾病的理解怕传染便把我们和爷爷分开吃住,爷爷每天就自己在老家做饭吃,一个人去田地里干活,有一次我和弟弟回老家拿东西,爷爷很高兴地让我们留下来吃晚饭,弟弟很急地就走了,我不忍心看爷爷一个人吃着,便留下来帮忙做饭,当然饭不是做得很好,还被爷爷训斥了一顿。

爷爷过世是我很不想提的一件事,他不是因为病痛的折磨去世,爷爷知道自己得了肺癌,时日无多,但是却也忍受不了因为疾病跟亲人分开,平时也没有说话的人(因为爷爷耳聋,平常人跟他说话要费很大的劲)。爷爷后面选择了自杀,但是没有成功,回想起来,总觉得自己对爷爷的死亡有一部分责任,在爷爷第一次选择吃老鼠药结束自己的生命没有成功后,家里的大人又恢复了往常的生活,但是担心的后辈们都从外地赶了回来。在农村,老人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会给后辈们带来不少的影响。爷爷恢复后的那天早上,自己不知道因为什么事很生气,又没控制住脾气便把气撒在了刚刚缓过来的爷爷身上,又过了几天,爷爷还是选择了自杀,但这次他成功了。这件事一直压在了心里,没有跟任何人说,也没有想着去倾诉,总觉得对爷爷很愧疚很愧疚,甚至在爷爷去世后的几个月,好几次做梦都想跟爷爷道歉。但是也是因为爷爷的去世,对死亡有了一种新的理解,原来有时候人不是被迫被死亡带走的,也可以自己选择跟着死亡走的,好像死亡本身并没有那么大的罪责。

再后来陆陆续续地听到村里有人过世,有小孩不小心掉进河里淹死,有人喝酒半夜骑摩托撞死,有人在雷雨天被电击死,也有人睡觉半夜猝死,还有人从楼梯上摔下来摔死......原来死亡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发生,它从未离开过。因为自己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在普通人看来再正常不过的死亡却有着别样的意义,你说我怕死吗?有时候怕有时候不怕,在自己的家人、朋友都在担心自己的时候,我很怕自己用死亡来回应他们,而当自己真正来思考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时,我却又不怕死,因为跳离人生这根线来看,出生只不过是开始,死亡不过是结束,而人这个脆弱的生命体始终是要从开始走到结束,所以对死亡又没那么恐惧了。

不过对于自己将来结束生命的方式时,或者说死法时,我又充满了好奇。发生意外的死法:被车撞,不小心跳楼,不小心被砸.......这些死法在通往死亡的临门一脚时感觉痛苦,且死状难看,而大多数人的普通死法是老死或病死,老死我并不期盼,因为老得不能动不能吃,还得慢慢等待死亡的痛苦远不如刹那间的痛苦来得好,因为长痛不如短痛。而病死是最常见的死法了(由于未来医学的发展自己能不能正常地病死就看有没有钱了),因为亲眼见过亲人经历疾病地折磨,对疾病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命运给自己怎样的病就接受怎样的病吧,但唯独不想得的病是阿尔茨海默病,一旦得了这种病就会渐渐失去自己一生的记忆。我觉得记忆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如果记忆都没有了,何谈爱何谈生命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