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如何处理与同事之间的矛盾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151期“矛盾”主题文活动。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难免会有摩擦,工作中的同事之间,更是如此。
朝夕相处,利益相关,观点各异,矛盾几乎不可避免。
然而,如何处理与同事之间的这些矛盾,也是职场中的必修课。
矛盾的处理,不仅关系到工作是否顺利开展,也影响着我们在工作中的心情与状态。
还记得两个月前,我们市场营销部接了一个新项目,负责人是我和另一位同事小梅。
我做事比较喜欢提前规划,每个细节都会实现认认真真安排好,包括项目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要先考虑到,并且写好方法,以防不时之需。
小梅是刚入职的优秀年轻人,思维活跃,创新力强,喜欢灵活调整。
起初我们两个人合作很愉快,但随着项目的推进,分歧却逐渐显现。
我认为应该严格按照计划执行,避免节外生枝,更怕耽误项目的推进时间。
小梅却觉得计划赶不上变化,应当随时优化调整,不能完全按照原先计划进行。
有一次,客户临时提出一个新的需求,我坚持要先评估后再行动,而小梅却当场承诺客户“这个需求没问题,我们一定能够完成的”。
会议结束后,我挺生气的,因为我心里根本没有底,是否可以完成客户的新需求。
我忍不住说小梅太冲动,小梅则嘲讽我太保守了。
气氛一下子僵硬了起来。
之后三天里,我们两个人都尽量避免当面交流工作,工作沟通全靠企业内部APP,直接线上沟通。
结果,可想而知,两个人的工作效率都大打折扣。
冷战到第四天,作为老员工的我,意识到再这样下去的话,项目肯定会垮掉,不仅会影响部门的感情,更会严重影响到部门的业绩。
下班后,我主动走到小梅的座位前,说道:“下班后,咱们一起喝杯咖啡吧?”
小梅愣了一下,点了点头。
坐在咖啡馆里,我没有急着谈工作,而是先聊起,她最近在朋友圈晒的跟朋友聚餐的照片。
话题打开后,我才笑着说:“关于项目,我的方式可能有点固执和保守了,给你造成了压力。”
小梅连忙摆摆手:“姐,你不要这么说,我怪不好意思的。其实后来我想了想,你的谨慎和顾虑是对的,我有时确实太急了。”
那杯咖啡,我们喝了一个多小时。
没有争论对错,没有面红耳赤,没有斤斤计较,而是各自理解了对方的担忧:我害怕失控,她害怕错过机会。
最终我们达成了一个共识:建立安全机制:她可以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但是重大变动,必须当天两个人共同评估。
这个安全机制既保留了她的灵活性,也守住了我的底线。
历经两个月的努力和拼搏奋斗,项目最终顺利完成了。
我们不仅分到了理想的奖金,在工作中还成了更好的搭档。
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处理跟同事的矛盾很关键。
谁先迈出第一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打破冷战,倾听彼此之间的想法,把分歧转化为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这样一来,你的工作也会越来越顺心,事业道路肯定也会越来越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