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城市故事

你们真的是“好朋友”吗?

2017-09-08  本文已影响0人  十里红尘
你们真的是“好朋友”吗?

昨天晚上,我突然收到L的信息,她说给我寄了两盒月饼,让我记得去签收。我内心一暖,并不是因为月饼,而是因为那么久没有联系,她依然记挂着我。

L是我的高中同学,高一高二的时候跟我同一个宿舍睡同一张床铺。她很会照顾人,经常从家里带零食给我吃,帮我打水、打饭,我生病的时候会照顾我、帮我洗衣服,冬天的时候我手脚比较凉,她会帮我捂热……我开玩笑地对她说:“如果我是个男的就娶你了。”

后来,我们上了不同的大学,在不同的城市工作,彼此各自忙各自的,联系的自然就比较少。尽管如此,在节假日的时候我们都会尽量抽时间出来见面,或者打电话聊聊近况。无论多久没见,再见面、再聊天的时候感觉还是那么熟稔,没有尴尬和疏离。我很庆幸有这么一个好朋友,彼此了解、相互关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

我们之所以能有那么亲近的关系,主要归功于L的主动付出。我想起曾经读过的一段话——一段关系里,必须先有个傻子不计回报地付出,然后另外一个自以为精明的,才会犹犹豫豫迈出第一步、第二步,直到最后自己也成了傻子。

在象牙塔般的校园遇到“傻子”的机率比较多,出来工作后遇到的大多是“精明的人”。

很多在别人看来关系貌似很亲密的人,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亲密”。就像“假性亲密关系”定义的那样:在情感里的连接处于浅层状态,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回避真正的在一起。

我和H 是一个单位的同事,因为年龄相仿,兴趣相近,又住在同一栋楼里,平时就相约着一起吃饭、一起上下班。其他同事都认为我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只有我们自己清楚,不管看起来多么亲密,我们离“好朋友”还差了那么一点,总感觉少了些什么,向别人介绍对方的时候,说的是“这是我的同事”而不是“这是我的好朋友”。

我也反省过为什么会这样,是彼此没有敞开心扉,心存戒备?是不够关心和在乎对方,太过计较得失?还是各自的性情和三观不一致,缺少共情、难以磨合?我不确定,也许都是。

我想改变这种状态,进一步改善我们的关系,使彼此成为真正的“好朋友”。于是,我尝试着坦诚自己,跟她分享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尽可能地关心她、帮助她、理解她。我能感觉到,我们的关系正在慢慢变好、心正在逐渐拉近。有一次出去吃饭,跟她碰杯的时候,我说:“你知道吗,其实我一直很感谢也很感恩有你陪着我,谢谢!”听完我的话后,她愣了愣,半晌才说了句“我也是。”此前,我们从未说过类似的话。

只要我们有向彼此靠近的意愿,有改变自己、接纳对方的勇气,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指着H毫不迟疑地说:“这是我的好朋友。”

不管是网络上还是现实中,如“闺蜜”“好姐妹”这样标榜亲密关系的词汇经常可以看到或听到,但是像“某某被闺蜜抢了男朋友”这样类似的丑闻也不少见,她们真的是“闺蜜”、是“好姐妹”吗?恐怕只是“塑料姐妹花”吧。

我们每个人都有走得比较近的朋友、同学或同事,但是想一想,你们真的是好朋友吗? 

如果你珍惜对方,不妨做个诚挚的“傻子”,以心换心,并用言语表达出来,或许能收获一份弥足珍贵的友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