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奇葩的机场大巴,该力推还是肃整?

2021-03-06  本文已影响0人  夏七爷

有个假期,我经历了一件特别匪夷所思的事情。

某市机场大巴居然拒绝为乘客打开行李舱。

2018年4月20日,我搭乘飞机从外地回老家,在乘坐某市机场大巴准备于某一站点下车时却被司机拒绝打开行李舱取行李,任由我怎样解释、恳求都无果。

在外地读书、工作多年,这还是第一次飞着回去。

当然,这些年一直于城市间跑来跑去,飞的次数也不少,对机场、机场大巴早已不陌生。

但像某市机场大巴这样的还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遇见。

01

没有任何统筹设计的班次与路线,以及傲娇的客服。

落地后,在售票点买好票,将行李箱放进一旁大巴的行李舱,因要赶两个小时后的一班长途汽车,便向站在门口的工作人员询问:几点发车?到长途客运总站在哪儿下最近?从机场到那儿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谁知那个穿着漂亮制服的漂亮姑娘却一脸冷漠地说:什么时候人坐满了就什么时候发车,去长途客运总站在火车站下,从机场到火车站差不多一个半小时。

显然这个答案对于估量时间没有任何帮助,我不得不进一步询问:一般情况下多长时间可以坐满人?

对方依然如一块儿冻了一个世纪的千年寒冰似地说:这我怎么知道?得根据航班情况,有时候几分钟,有时候一到两个小时,有时候半天。

我在脑海里用力搜索,网上说该市机场大巴有两条线路,我有一次从另一城市飞回来貌似直接就坐到了客运总站。

于是,我强忍着就要爆发的小宇宙继续咨询:其他线路的大巴在哪儿坐?或者有没有公交车、地铁什么的?

冰块美人很不耐烦地说:本市机场大巴只有一条线路,附近也没有公交车、地铁,你不想坐可以到旁边去打出租车。

她这样一说,我突然想起,从另一城飞的那次是过年,我是打车去的汽车站。

但最近手头紧,不想太浪费。

于是,我退到一旁,计算着打车的费用与等待大巴的时间。

02

不合情理更不及时告知的规定,以及模式化的工作人员。

就在我各种权衡纠结时,一大拨儿人从机场大厅涌出,买票,上车。

我欢喜至极。

如此一来,这辆大巴应该很快就会发车。

无须再计较,我直接上了车。

果然,没一会儿,大巴就开动了,我正暗自庆幸时,又遇上了塞车。

打开手机,准备把刚刚才买好的汽车票退掉,却被程序告知该班车次不支持线上退改。

又等了大概10分钟,路况依然不见缓解,在用百度地图做出最佳行程安排后,我问司机能不能让我在中间的一个站点下车,司机问行李舱内有没有行李,我说有,司机便一板脸说:按照规定,中途不开行李舱。

我一下就懵了。

这什么规定?我放行李时为什么没人告知?我上车时为什么也没人告知?

我将需要赶汽车、汽车票已买不能退,且每天只有一班到我要去的地方的长途汽车的情况向司机解释了一番,并提出可以用我登机牌上托运行李时的标签条码贴证明那个箱子确实是我的,实在不行还可以给我、我的身份证、行李箱一起拍照留证。

我很心急地说了很多很久,但司机始终不为所动,并且永远只有一句答复:按照规定,中途不开行李舱。

没办法,只好试试求助该市机场大巴的客服热线,司机亦说如果客服那边同意他就打开行李舱,但那位接线的客服人员与司机如出一辙,也只有一句答复:这是规定。

像极了影视剧里只有一句台词的演员,以及机器客服小助手。

03

无论司机、客服人员,无论我怎样解释、保证、恳请帮忙,对方永远只有一句话:这是规定。

 

当我强忍着不爆粗口道:无论怎样的规定,总会有一些人性化的尺度吧?

接线员不再机械地重复台词,转手将皮球踢给了司机:那你和司机好好说说吧。

我知道不会有任何结果了。

当那位客服人员在电话接通后就一直在用“这是规定”回复时我就知道了。

他让我想起了《人民的名义》中那个无私者无畏的孙连城。

一个旧式官场里不作为的绝对标版。

电话里态度温和,就像同一位老友话家常,没有不耐烦,没有暴脾气。

但就是不解决问题。

而且还消耗着我生命中最宝贵的时间。

所以,我做了通话的终结方,而且在他询问具体是哪位司机时,既没有让他们直接通话,也没有去要司机的工号。

既然他那边路已封死,那就只能从另一端打开出口了。

于是,我假传圣旨,说客服那边已经同意,希望司机师傅可以通融一下。

但那位大巴车司机并不买账,他坚持要客服那边亲口给他说。

至此,我的全部努力皆以失败告终。

后来,我不禁在想,如果当时要了那位司机师傅的工号,或者让他们直接通话,不知会有怎样的结果?

从与那二人的沟通过程来看,应该不会有差。

04

 

到底是为了什么,市机场大巴出台了这样一项规定?

 

司机与客服人员告诉我:最近常有小偷出没,已发生了多起乘客行李丢失事件。

我不禁有些失笑,中途不开行李舱就能保障乘客行李的安全吗?

如果某个人看上了某个行李箱,即使到了终点,也依然可以及早下车趁乱下手,因为并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查验。

在多年工作的城市乘坐机场大巴时,司机会给你两张一模一样的标签条码贴,一张乘客手持,一张贴在行李箱上,等到站下车取行李时司机会一一核对。

而且,但凡需要上高速路的大型客运车辆,一般是不允许乘客随身携带大件行李、行李箱的,因为不安全。

但就在这辆机场大巴上,坐在第一排的一位乘客随身放置在座位旁边的一个行李箱就在一次紧急刹车时滑脱了出去,所幸并没有造成什么意外。

当然,作为客运方,你确实要为保障乘客行李的安全采取措施,但不该以牺牲乘客的安全与便捷为代价,而是要从自身出发,或引进智能设备,或加派工作人员。

05

“某市,某省省会,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某省政治、文化、教育、经济、交通和科技中心,某省半岛城市群和某市都市圈核心城市、新一线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7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第19位。”

“2016年,某市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新区,拟打造新旧功能转换先行区,为全国、全省趟出一条可供复制、借鉴的道路,为全国新旧功能转换发挥关键性作用,为全国南北发展格局做好支撑。”

这是百度百科对这座城市的描述。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这几乎是每一个人都懂得的道理。

但就是这样一座举重若轻的城市,机场大巴只有一条线路,还没有具体的发车班次,工作人员态度极端散漫,运营人员制定了一条以乘客行李安全为名的并不安全更不方便的中途不开行李舱规定。。。

在此,我只想问机场大巴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乘客与机场大巴工作人员,究竟该谁服务谁?

PS:这是我的亲身经历,为了不引起某些麻烦,所以隐去了关键信息。

本文系原作者原创,非授权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私信洽谈,感谢理解和支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