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舞钢一高的60天
我在舞钢一高的60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647236/9ba46989f40eebe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47236/9ad2d479481bfc1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47236/67c76e0ecea4a6f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47236/85d35f3f16ae7ef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47236/27a43fd3d3ce8eb5.jpg)
当我从我的微信高中同学群“六六的五班”中看到刘同学发的“舞钢一高50年校庆校友统计”问卷星的时候,我怀着颤抖的手和激动的心点开了问卷,里面的选项好几条,当我看到“高三毕业时间”这一栏的时候,我不知如何填写,又悄悄地关闭了,因为我只在舞钢一高呆了60天,算一高的毕业生吗?可以填问卷吗?
我就在群里弱弱的问了一句:我可以填吗?
穆同学立刻@我:郑克颜,你可以联名提出质询案!”
刘同学说:“肯定可以啦,佼佼者啊,大家都可以去啊,我也是看朋友圈老师发的!”她又回复穆同学说:“是嘞,克颜是为教育出谋划策写提案的政协委员!”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回忆起过往,问候起现状,期待大家校友会的时候能见见。
这样算来我离开舞钢一高已经21年了,回忆起与一高相处的60天,一切仿佛还在眼前。
我与一高的缘分有些特殊,我98年初中毕业考高中的时候,师范包分配,比高中难考,师范考不上才去上高中。虽然那时我的中招成绩加上美术的加分应该也够着一高的线,但是我收到了平顶山师范的录取通知书,最后还是决定去上平顶山师范,父母都认为小姑娘家,上一个中专,回来当个小老师,是最好的选择。我就拎着行李离开舞钢,到平顶山师范上了三年。
平师毕业之后才知道我们那一年是并轨第一年,也就是不包分配了。我毕业回家还不知道干嘛,就参加了对口升学的考试。那个时候好像还叫2%选优,我的成绩勉强够得上参加高考的资格,已经不记得具体考试的过程,我只知道快开学了,我还没有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我想我估计是没有希望了,也没有分配工作,很多同学都在暑假选择不同的工作开始打工,去南方的进工厂的,去商场卖家电的,我不甘心就这样参加工作了。我还想上大学,考美术学院。
后来去舞钢一高借读,希望三年之后,能参加高考考上理想的大学。我们美术生,当年上普师的同学确实有这样的,又上三年高中,最后考上河南大学的。那一年暑假因为一高的校园建了一个新的两层的厕所,我们那一届就没有军训。
开学的第一天,所有课程的摸底测试,我几乎都不会。因为我们学美术的中专生除了语文,不学数学、英语,更没有政史地,学习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科目和高中是完全不一样的。而初中的知识,已经隔了三年,我几乎忘完了。我像一个白痴一样,在第一节化学课的时候老师检验大家的基本功,我交了白卷。其他科目就更不用说了,各科老师们知道我的特殊情况之后到也没有批评我,让我慢慢地学。除了语文,因为我比较喜欢文学,语文的底子还可以,高中语文还能跟得上。我记得第一篇作文还被老师拿着当范文到她教的隔壁班读,语文老师这样的鼓励也是我到现在还在坚持写作的原动力。
开弓没有回头箭,路再艰难我也不想放弃,我就那样硬着头皮开始学着补着。
那个时候我在一年级五班,我的班主任是杨少立老师,他白白净净的脸上带了一副金丝眼镜,一看都是文质彬彬的知识分子。杨老师教英语,我后来的英语基础和学习方法全是一高两个月奠定的。那个时候每天除了正常的课,中午下午放学老师都会把我叫到办公室给我补课,补初中的东西再详细讲解我现在听不懂的。
我们上中专的时候,虽然也还比较严格,但更多的是美术专业课,与高中生活相比较,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的眼睛近视就是一高的两个月学近视的。那个时候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为了节省学习时间,宿舍同学帮我排队打饭打水,老师给我补课,一个宿舍的几个妹妹也轮流帮我补课。
他们都亲切的叫我颜子,颜姐。是的,我中专毕业的年纪又去上一高,平均比他们最少大三岁,年纪小的要大四五岁。真的是一个大姐姐,在班里还是团支书。我印象非常深刻第一次给大家开班会的时候,我在黑板上画了一颗大树,剪了66片叶子,高一五班有66个学生,我让每个同学在叶子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再贴在黑板上,我自己先开始,轮到谁去做自我介绍,说完了就从黑板上揭下来一片叶子,叶子上的同学接着上讲台做自我介绍。后来同学们也说第一次班会那棵大树印象深刻,虽然所有的叶子都飘到了不同的地方,但我们的根都在舞钢一高这棵大树的怀抱里。
所以当微信开始流行的时候,我们班的微信群名就叫66片叶子,后来又被群主改名六六的5班。
两个月的时间,我们在学校一起学习,去学校后面的山上爬山,偶尔也会打打乒乓球,溜冰场溜旱冰,讨论别的班级的美女帅哥,仰望的眼神看着二三年级的学长,畅想我们美好的未来……那些都成为了我最美好的回忆。我的邻居我小一岁却在高二。他有时候也会关心我这个姐姐“学妹”的学习,把我叫他们班给我补课,给我他用过的学习资料,周末回家继续给我补课。
两个月学下来,第一次摸底考试,除了语文,我所有的科目依然是不及格。我真的快要坚持不下去了,心想照这种状况,学三年也未必能考上大学,我该怎么办呢?
没想到两个月后,我收到了商丘师范学院美术教育的大专录取通知书,是学校的补录,我想我是幸运的。和班主任群聊天,权衡再三认为我即便上三年高中再考大学可能也只考个大专,还不如就这样去上大专再上本科,倒不至于浪费三年时间,将来依然可以考研,所以我决定从高中退学去上大学。
我不知道对于我的离开同学们是什么样的心情,但两个月的相处已经让我非常的不舍。走的时候,我还用傻瓜相机跟大家一起拍了合影留念,宿舍的同学帮我收拾东西的时候都和我抱头痛哭,那种感情只有经历过才会知道。以至于我到了大学之后和很多同学还保持了好几年的通信,班里有什么新鲜事了,今年高三考了多少名牌大学的,哪个科目换老师了,甚至调座位了,给我写信的时候会附一张新的座次表……
那些青春岁月留下的痕迹我还一直珍藏着。虽然那个时候的傻瓜相机拍出来的照片模糊的看不清人脸,但我们都能一眼认出所有人。
再后来大家就各自有了各自的学习生活,越来越忙,压力也越来越大。只是在过年过节回去的时候碰到同学偶尔会聊起过往,我知道他们到二年级会分文理科,又有新的同学新的班级,但对于于我来说,高中两个月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让我进入大学之后,不敢有一点松懈,除了在专业上更加努力之外,也努力把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文化课学得更加扎实,如果不是因为高中两个月的学习,我真的不知道大学英语该如何面对。但是对于学习的热爱和学习的方法影响我终身。我作为国家外派教师去菲律宾教汉语那一年,他们的官方语言是英语,除了学校蹭课学习外,我还专门跟一位菲律宾大学的美国教师学英语。回国的时候我的口语都可以自由和外国人聊天了,回国之后我又参加了一次考研,虽然没有考过,最后决定放弃,但是一高交给我的终身学习的精神真的让我受益终身。
后来开始用微信之后,同学们想尽办法拉了微信群,但依然有很多同学联系不上,希望借着这次校友会的机会,有更多的校友回来,我们能在一起面对面的回忆当初的少年。虽然很多同学都成为了各个行业领域的高精尖人才,但同学情意永远不变。
我和老公是一届同学,但之前不认识。我们的同学都是同学,我在上中专的时候,他上高中。我去一高借读的两个月,他也有在一高复读了两周。也许01年一高校园里无数次的擦肩才换来08年我们的牵手。最神奇的是他的班主任杨少立老师把他带毕业又来带的我,我们两个人不是同学居然是同一个班主任,这不能不说是和一高结下的不解之缘。
舞钢一高,虽然我只上了两个月,无论我算不算一高的校友,我都以上过两个月一高为骄傲。
感恩母校遇见的每一位老师,感谢01届的66位同学,感谢一高教给我终身学习的能力。
祝愿母校越来越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647236/310bf4009a7f492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47236/7f79ac038465c3c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47236/741bdc78e65be48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47236/bfaceb21babf9f5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47236/dd074f19a23fa57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47236/b4ba210b3f6e163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