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着文字在月光下放牧文字里的蓝调码字成文

晚归

2022-12-09  本文已影响0人  庐山樵

散步回来的路上,一溜儿排开的是附近农人摆摊的时蔬,沿着这条路就是农贸市场,可他们就守候在这一条路的入口处,城管是禁止在此要道口摆摊设点,无数次的劝退和驱赶,他们就无数零一次守候在这儿,嘴里还不时吆喝一声,新鲜的菜哦,刚从自家地里摘来的。

这大热的天我几乎不愿出门,只有到了傍晚时分才拖踏着拖鞋,穿个短裤,手拿一个手机,慢悠悠的走近他们,然后顺着排列的方向,从上到下,再从下至上,一家一家的看看瞧瞧,来回几遍后,询问着价格的高低,比较着菜色的鲜旧。一些半加工的时菜,比如腌菜的制作方法与程序,豆腐乳与辣椒酱的配置比例与口感轻重等,不时向他们请教,好像一个谦虚谨慎的小学生,又像一个探秘求诀的小学徒,总之在考验着他们的耐心与技能。当然是趁他们并不忙活,闲得无聊时进行的,问话也曲中带趣,熟中就巧,于我而言,仅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而他们,又大多数是农村的老太太,她们也不厌其烦,有说有笑。我喜欢每一筐时蔬的新鲜与整齐,尤其时令后田畈里长出来带有泥土气息的芬芳。我不好意思说出我的内心想法,外表依然淡淡的看,细细的问。偶尔有个农妇,不时拐弯抹角也要说出我是谁家的谁谁谁,谁家的亲戚或熟人,说的似是而非,这一番导近乎的交流过后再不买她的菜真不好意思了。豆角有生虫呀!我说。是有一点,没有打药,卫生健康。她说。明明是生了虫的菜有损健康,她这样解释,似乎变成了健康食品,觉得还很有道理的。摘菜的时候,掐去虫咬的部分,其余清水一洗,用食盐浸泡十分钟,趁清油红炽,少盐烹炸,椒丝微炒后,将浸泡好的豆角滤水下锅,一番炒作后,加豆鼓、生抽、老抽少许,烹清水稍煮一二分钟收汁,起锅装盘,青色不减,脆嫩合度,配上红薯稀饭,就一个菜,也能吃上两大碗。偏偏有个山里朋友送我一罐四川特产豆腐乳,吃上大半年也不改其味,不变其辣,津津乐道,是每餐最好的补佐。

我这人有点奇怪,从小到大都喜欢一边吃饭,一边看书,似乎两者总能相辅相成,为此,小的时候没少挨过大人们的数落,也许大人认为读书没有什么不好,还盼望着将来能吃口书上的饭,也就放任自流,最终成了这幅模样了。当然,后来也找了不少依据,为自己开脱,且有理有据。最有名的当属“汉书下酒”一节,让人击掌。今夕的“汉书”却是一本《散原精舍诗别集》,老先生的每一句诗都值得玩味,一口菜一口粥一句诗,如果没有旁人打扰,吃多久没人反对,吃多少更无需商量。读书有时是需要氛围的,书中的诗境往往寻求生活中的对应,这种对应度越高,入境就能越深,忘乎处便是手舞足蹈,吟声不绝。古人吟诗,多为唱诗,抑扬顿挫间,更能引人入境,陶醉其间。叶嘉莹先生是个诗痴,每有吟咏处便拖长着调子,似吟非吟,似唱非唱,那份陶醉的样子仿佛就在身边。我的好友田立云先生喜欢自我吟唱,其陶然处摇头晃脑,手舞足蹈,颇具古风。很多人受他的影响,吟诵时拉长调门,一咏三叹:

侠骨禅心隐市廛,吐呑海气自年年。

解推风谊孤呻底,浩荡天机万象前。

辟世有园依老秃,移情嗜古脱腥羶。

单车来去飞花径,定聚儿童唤散仙。

我吟唱这首诗时,正值夕阳西下,红霞满天。高声得其气势,低吟得其韵味,吟诵之间,仿佛与古人融而为一。随着夕阳落尽,红霞散处,眼前一队队羊群与老农归来,几条黄犬前后跟着,不时发出犬吠零音,蝉鸣空林,暮云四合,月牙新起,一个人的院落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岑寂!

2022.8.4日晚七夕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