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轼: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图片来源于网络最开始接触苏轼的词就是通过我们的语文教材了解的,再一个就是李清照;一个是豪放派词宗,一个是婉约派词的代表人物。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江城子》…都是需要背诵的篇章,因此我还是通过我们的语文教材积累了不少诗词古文,在这里要说感谢九年义务教育和高考。
读苏轼: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积累了一定量,慢慢的就有点喜欢古诗词,也慢慢的会去买一些相关的课外书看一下。我们教材入选过得诗人和词家都还比较喜欢,尤其喜欢苏轼的,我还特意买了两本关于苏轼的传记——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和康震老师在百家讲坛讲的《抗震评说苏东坡》。也许是苏轼遗世之作很多,历来写苏轼的文字也很多,这两本书都是极为详细的介绍了苏东坡的一生,如果你也想了解这个才子的一生,非常推荐大家读一下。
读苏轼: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的一生概括介绍一下。少年成名,当年很受欧阳修的赏识,实际上是中状元的文章,欧阳修以为是自己弟子曾巩的文章,为了避嫌,才给的第二名。
深得朝廷要员的赏识,苏轼初期的仕途自然是平步青云。因为《乌台诗案》,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新法改革对百姓生活的影响,遭到贬谪,一次开始坎坷的一生,一生中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诗词、文章也是在此期间诞生的,苦难给了文人更多的创作灵感和题材。
宋神宗病逝,年仅十岁的哲宗继位,由太后垂帘听政,新法废除,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又受到重用,苏轼的仕途也有短时间的一段东山再起。这次苏轼又因为支持王安石新法中一些比较好的惠民政策,不支持完全废除新法,又与司马光产生矛盾,再次遭到贬谪。
苏轼的晚年生活至少是善终的,遭到赦免,临逝世前也见到了老友、亲人,至少这个一代文豪最终的人生也画上了一个句号。
我比较喜欢苏轼的有三点:1.他的政见,因新法推行改革对百姓过重的赋税徭役,不支持新法;在新法代表人王安石倒台了也能肯定新法中比较值得肯定的地方,不完全否定新法,不支持全部废除新法。他是真正关心历法对百姓生活的影响才这样据理力争的,尽管等待他的是一次次贬谪,但是他在地方为官,依然能为当地的百姓做了不少好的政绩。2.他的才华,这个从他的诗词、文章中可见一斑,他的传世之作很多,我印象最深的是同一词牌名他有两首风格迥异的诗词《江城子》。《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写尽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又表达自己老当益壮的豪情壮志。3.他饱经古难,依然能豁达的生活态度,我开头那篇词中提到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可以窥见一点,期待着你更多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