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与生活
小时候,我们总爱听故事。
盛夏的傍晚,在堂前纳凉,喜欢和姐妹们一群小萝卜头趴在外婆腿上看月亮数星星,嚷嚷着要听外婆讲故事。
外婆的故事惊险又有趣,让人总忍不住追着:后来呢?后来呢?
童年的记忆里听外婆讲过童话故事,鬼故事,甚至还有些离奇古怪的故事,也不知道是不是外婆被我们一群孩子追问得无奈现编的。
小朋友的天性真的是十万个为什么,不耻下问。
会非常执着于后来怎么样了?再后来呢?再再后来呢?
傍晚讲到深夜,外婆会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切换,说的最多的是:没有然后了呀,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要不我们就讲下一个故事吧!
小时候总是会特别好奇故事结局之后,还会有什么?是不是也一样的精彩?究竟会是什么样子呢?
再长大些,读书识字了,会看故事会,也是一个又一个短故事随着作者的句点而结束。
但现在长大了成年了,渐渐也就明白了,故事有结局,但生活只有未完待续…
童话故事里的happy ending或许并不是最后的结局。
正如生活,快乐总在不经意的一瞬间产生,并不会是一个持续的状态。生活对你的欺骗与打击,也都会熬过去,亦不会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好结局与坏结局都是不存在的。
生命不息,结局未果,未完待续…所有的省略号都在等着我们自己去谱写去发现去挖掘。
我以前曾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一度心态崩塌,状态非常糟糕,甚至有严重的抑郁症,但那时候有个高中闺蜜跟我说的一句话,至今印象深刻。
她说:现在对你看来,确实是很大很大甚至天大的事,对你的影响一定一定也是天大的,但是请你相信我,当下我们觉得很大很大很难很难的事,放在生命长河里就是很小很小的事,把一切交给时间,时间会抚平所有,或许再过十年二十年,你会觉得这都不是事,或许都记不清是什么事了。
人生如同一场戏,我们来到人世演一遭,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都有自己的故事线,只是剧本由自己写,结局自己定,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未来墓志铭上会写什么样的结局。
既然一切都只是一种体验,生活没有结局,那又有什么好执着的呢?放下执念,坦然接受,并不是被生活磨平了棱角,而是学会与自己的内心达成共识,有了能让自己幸福的心态吧。
纷纷扰扰,红尘修心,好的坏的,如过眼云烟,吐槽过,发泄过,也就随风飘散,不惹尘埃。
如此岁月静好,便已心安。
放下我执,似乎更加佛系的相信,是我的总会来,不是我的莫强求。做人做事,工作或生活,努力尽力就好,其他的就尽人事听天命吧。
一朝天子一朝臣,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处事风格,喜欢不同性格表象的下属,这也是无法改变的事情,绩效考核也好,分工安排也好,做成什么样并不代表领导认可的就是什么样。
我们任何人都无法活到别人心里去,也就释然了吧!
做好自己,锤炼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未来做好准备,不惧中年危机,管它狂风暴雨,自可无惧亦无畏。
加油吧,抱抱低落的自己,然后明天满血复活,继续奋斗在自己的航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