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心理

回家之路长又长……

2023-05-07  本文已影响0人  麦兜响当当铛铛

哥哥发来在国外工作的侄女五月末回国的行程,回家之路历时两三天长途跋涉,看着侄女在各个城市转机、归家之路蜿蜒曲折,我眼泪直掉:是啊,对于在外面多年打拼的孩子来说,回家之路何其不易与漫长,而心灵的回家之路比现实的回家之路更加心酸与曲折!

原本在四川定居的哥哥准备今年春节期间回安徽老家,但是父亲不同意,不同意的理由看来不可理喻,父亲担心在外流浪的儿子把病毒带回家。

父亲不直接说明他对死亡的恐惧,不说明对哥哥回老家造成病毒传播的担忧,所以哥哥的归期被父亲以各种理由从春节推迟到五月。按照父子约定,三月初哥哥从四川的家里出发,骑自行车经过闽浙苏沪皖,历时两个月一路风雨骑游与跋涉,他信守约定,五月初回到安徽老家。

原先他计划好在老家陪伴父亲一个月,直到五月底侄女从北欧直飞老家看望她多年未见的爷爷,结果父亲因为担心病毒传播,拒绝见哥哥,也拒绝见多年未谋面的孙女。

父亲觉得难以启齿拒绝见面的决定,让我向哥哥转达,尽管我很反感父亲一贯不直接说明他的想法的零沟通模式,可是无奈之下还是通知了一直等待与父亲见面的哥哥,他毫不知情颇感意外,考虑一番之后他还是说:“子女孝顺就是多听从父亲的意愿”,黯然将自行车邮寄回四川并离开老家返回,他在朋友圈热热闹闹发了两个月的骑自行车风雨归途每日打卡信息也随之不见了……

纵观家族百年历程,家人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远离家庭,分崩离析散落在各处:我的爷爷当年离开家在外讨生活,多年杳无音讯,自然灾害时客死他乡;我的母亲当年离开在上海定居的外婆,支援安徽并安家落户,和外婆聚少离多;早年我的母亲身患重病,父母长期在上海看病,六岁的我和哥哥就被分别寄养在他人家里,一家人分离在三处;哥哥大学毕业后远离安徽老家,在四川工作定居,远离家人;侄女一个人在北欧工作并扎根下来,而哥嫂决定在国内安度晚年,一家人分在两处;我的女儿去北美读书和工作八年,一家人见面次数屈指可数。

鬼使神差的是,我们既渴望早日回家,可是回家之路又因为各种原因一波三折——不知为何,现实的回家之路总是那么不易与悠长,而心灵的回家之路则更加心酸曲折。

既渴望早日回家,又害怕人去楼空,空欢喜一场;既希望家人打开门笑脸相迎,又害怕面对家人的冷漠与拒绝,吃闭门羹。

回家之路长又长,因为各种原因,决定在外打拼、漂泊、流浪的人儿,谁不想早日踏上现实与心灵的回家之路?

补记:

我和女儿都经历过这样被父亲冷漠无情地拒之门外,吃闭门羹,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内心充满了小时候就感受到的被抛弃感,充满了心酸与怨恨。持续几天以泪洗面、抽泣、悲伤、失眠、落寞,心里总是盘旋着类似这样被忽视、被拒绝、被抛弃的伤心事。

悲伤心酸之余,慢慢停止了哽咽抽泣,我渐渐发现了两个很重要的收获:

父亲因为恐惧,自我保护模式让他拒绝外面的病毒,拒绝外面充满意外与不确定的世界,可是付出的代价是,他同时也推开了外面的亲人,隔绝了真情,失去了亲情的连接与天伦之乐,大家心里都是一样苦涩而又心酸吧。

被父亲拒绝而伤心之余,我相信父母一定希望我和他们不一样,泪光婆娑中,我仿佛看见他们站在门的另一边向我挥手示意,祝福我好好生活,和他们活得不一样,就像我也遥祝女儿和我有所不同一样!

今年是母亲去世四十周年,今年的母亲节向“门的另一边”的母亲微笑、挥手、祝福、致敬!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