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钟get技能:你的写作水平,处于外行、学徒、高手和大师中的哪
——怕落后,来“1分钟get技能”!
很多喜欢写作的朋友,在长期写作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以下疑惑:
1.什么样的文章算好文章?
2.如何兼顾写作的效率与质量?
3.如何让写作变得有趣并乐意坚持?
4.有哪些对自己写作有帮助的工具?
一个多月前,我在微信群,针对上面4个问题,给500位朋友分享了我的写作秘密。文章《1分钟get技能:写好文章前,你必须知道好文章的4个评判标准!》 ,回答第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文章算好文章”。 第18期的《1分钟get技能》,回答第二个问题,“如何兼顾写作的效率与质量”。
一、了解写作之路四阶段:外行阶段、学徒阶段、高手阶段、大师阶段
根据写作数量(本文同“写作效率”)和写作质量来区分,一个人的写作之路大致可以分以下为4个阶段:外行阶段,学徒阶段,高手阶段和大师阶段。
写作之路的四个阶段1.外行阶段——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典型特征:文章寥寥,籍籍无名
处于该阶段的人,写作的数量低,质量低。拿得出手的文章作品极少。一般以写日记为主;写作目的主要为了记录个人经历,表达喜怒哀乐。 大多数人的写作水平,处于外行阶段。
2.学徒阶段——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精
典型特征:勤学苦练、杂而不精
处于该阶段的人,写作的数量高,质量低。坚持固定周期的写作。倒逼自己大量阅读学习,勇于尝试各种写作主题,写作目的是为了通过刻意练习写出好文章。参加各种写作社群(如“XX日更营”、“不写就出局”等等)的人,一般处于学徒阶段。
帮助学徒刻意练习的社群举例3.高手阶段——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典型特征:千锤百炼、终有所成
处于该阶段的人,写作的数量低,质量高。一般已经有发表过自己的作品。其宣传语一般类似“XX出品,必属精品”,“XX推新作,三年磨一剑”。写作目的是为了写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名著。拥有这种水平的人,常见于现今流行的各种榜单中(如“中国作家富豪榜”的部分作家)。
中国作家富豪榜4.大师阶段——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典型特征:妙笔生花、著作等身
处于该阶段的人,写作的数量高,质量高。一般已经拥有脍炙人口的作品。一般被尊称为“XXX开创者”、“XX界的泰山北斗”,类似于武侠小说中的“飞花摘叶皆可伤人,草木竹石均可为剑”的境界。曹雪芹、余光中、金庸和莫言属于此列。
莫言——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二、了解自己的写作效率与质量
1.从外行阶段到学徒阶段,做输出字数统计——自知者明
你从写作的外行阶段,终于下定决心,进入了学徒阶段,坚持固定周期的写作。学徒阶段你应该采取的策略是“先完成”。这时候你就需要先了解自己的输出能力,最核心的指标是你平均每天写多少字的文章。一般每天能坚持认真写上800-1500字的文章,就已经是相当了不起了。下图是我从2016年10月21日开始写作至今的字数统计。
我的写作字数统计2.从学徒阶段到高手阶段,做读者反馈统计——知人者智
你一直坚持写作,期望从学徒阶段跨越到高手阶段。你应该采取的策略是“再完美”。这时候你应该关注自己的写作质量。最核心的指标是,你的每篇文章的阅读量、点赞数。我对一篇高质量文章的判断依据有以下两点(符合任意一点都算):(1)看“阅粉比”,文章阅读量和粉丝数之比大于等于50%;(2)看“赞阅比”,文章的点赞数和阅读量之比大于等于10%。下图是我截至2018年4月7日的简书文章读者反馈统计。
我的文章读者反馈统计3.从高手阶段到大师阶段,和昨天的自己比较——左右互搏
你是颇受欢迎的大作家,但仍想进步,从高手阶段过渡到大师阶段。这时候,你应该关注的是昨天的自己。拓展思考的角度、深度和广度,勇于创新是你追求的目标。这个境界常人难以企及,衡量进步的指标可凭个人侧重点设定(比如文章包含的不同观点数量、文章思辨讨论的回合数等等)
总结
(1)每个人的所处的写作阶段大致可以分为:外行阶段、学徒阶段、高手阶段和大师阶段。
(2)通过数据统计,客观了解自己所处的写作阶段。
(3)坚持多读多思多写,量变引起质变。
写作进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