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芳文·诗词F】诗和心理学
我估计,大家看到了我的这个标题基本上就没有继续阅读的欲望了,觉得我有些牵强附会的把诗歌和所谓的“心理学”强捏到一块。其实殊不知,心理学与诗歌的关系很紧密,下面就以我以前写的一首诗开始今天的唠叨吧:
自我?本我?他我?《我的孩子》
我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好色鬼,一个叫贪吃鬼。
而我,是一个乞丐,一个只有房子和金币,其他一无所有的乞丐。
一天,我收到了舞会的请帖,一会的功夫,拐杖、燕尾服、礼帽成为了我的新装。
临行前我严肃的跟孩子们讲,今天的舞会参加的有道德、端庄和儒雅,你们必须做个乖宝宝。
舞会似鸭嬉戏的水塘,我的眼睛也变得明亮和徜徉。
慈善家激情昂扬,歌唱家声音洪亮,美人们恣意自己的芳香。
一位性感的女士经过我的身旁,我纠结的向她投入可怜的余光。
突然间,我的好色鬼趁她弯腰,碰触了她的胸,而我当做一切都没发生,仍旧装模作样。
我走到了舞厅旁,美味让我的口水在胃里流淌。
突然间,我的贪吃鬼冲出来,把五个烧鸡的大腿全部拽下来品尝。
而我当做一切都没发生,仍旧装模作样。
回家的路上,月亮格外的明亮,我的小调格外的悠扬。
后面的两个孩子,摇头晃脑,没人样!
回到了家中,脑袋里仍旧是美丽的景象,而两个孩子早已睡去安详。
我卸去我的舞装,把门关上,把灯关上。
这首诗里面的“我”,刚开始是“他我”,中间是“自我”,“两个孩子”是本我。说到这,有的小盆友有些蒙圈了,一堆我,究竟哪个是真正的我呢?这要从伟大的,我崇拜的弗洛伊德说起: 弗洛伊德出生于奥地利弗莱堡市,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一定注意这几个头衔的顺序啊,他首先是一位医生,而且是精神病医生),其理论的框架和研究方式深深影响了今天的心理学发展,他的徒弟就包括大名鼎鼎的荣格。
我关注弗洛伊德的主要思想一个是“本我、自我、他我”的论点,另一个就是梦的解析(这本书已经买了四年,还没看,上面已经落下了灰尘)。“本我”它的定义就是潜意识,潜意识就是欲望存在的形式,欲望主要就是我的这首诗歌里的“两个孩子”,一个叫好色鬼,一个叫贪吃鬼。说的直接一点,就是欲望中的两个基本欲望:性欲、生存欲。为什么叫做潜意识呢,因为他是人之为人的基础,就像楼房的地基,它很重要但还不可见。潜意识包括欲望中的性欲、生存欲,还有以二者为基础演变的其他欲望,例如食欲、求知欲、官欲,当然还包括追求美的欲望。本我是真实的我,是欲望的我,可以理解为末那识。
“他我”就是诗歌里中间出现的“我”,一个能感知整体的我,一个社会的我,他我要顾虑到别人的眼光,他我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见到的你、我、他,他我是不真实的,是“理性的”,是被迫的,是意识的。
最后说下本我和他我中间的自我,这个“自我”就是夹心饼干,处于本我和他我的拉锯战中,处于感性和理性的拉扯中。自我需要做的就是平衡,或者说是为了自身本体,在两个我之间进行一定比例的选择。自我就是生活中的我,因为生活中的琐事,一会苦恼,一会快乐,一会开怀大笑,一会又冷静,这些都是它在抉择,让自己的本体生活的最好。
说到了这些也没谈论下诗歌和精神分析学,读者会想,难道你在凑字数?哦,我会告诉你,你想多了!下面我提出一个概念:情意综,它描述一种很复杂而牢固的潜在情绪(潜意识)。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欲本能活动因受到道德、良心等的压抑无法满足,从意识领域被排挤到无意识领域,在那里聚集形成“情结”。这个“情结”就会在“自我”中体现,或者这就是自我的一部分。
那情结是什么呢?和诗歌是什么关系呢?他俩准确的关系就是驾船的人和船的关系。而作为诗歌载着的可能有三种人:本我、自我、他我。大多数诗歌载着的都是他我,一种外在的我,不真实的,具体表现就是外在内容的泛滥抒情,没回归灵魂,一个“大我”。第二种是本我,完全晦涩的诗歌,完全封闭的我。第三种就是自我,这样的诗歌有外在的描写,更有灵魂、精神的回归。
而且这第三种我,我给他取个小名叫“小我”,太才是诗歌所需要的“我”,它就如“黄金分割线”:
它有着理性和感性的缠绕
它有着“本我”和“他我”的交响曲
它有着理智和情意
诗歌是灵魂的,也是小我的
它需要“他我”的撑拖
它需要“本我”的滋润
爱诗歌就如爱灵魂,爱“我”吧……
就写到这里吧,个人觉得诗歌应该和心理学建立联系,它不能绝对的,外在的独立。更具体一点就是诗歌在三个我的选择上的尺度问题,就如阎锡山在鸡蛋跳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