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重视的活动课
从上面的教材内容安排介绍可以看出,这一课时内容实践性非常强。在教学中没有办法测量水龙头实际滴水情况,在课堂上也没有安排纸杯滴水实验。因此只能是走马观花,老师一边讲,学生一边听。无论是实验方案的设计还是实验报告的撰写,都没有经过学生的亲身经验,因此填写的内容基本都是老师告知的,学生也就跟着老师的讲解依葫芦画瓢给填上了。
至于交流反思,也就是一些相关练习,由于实验基础,只能由老师提供一些数据。虽然学生完成了练习题的作答,但实质上没有获得切身感性经验,更没有深刻的体验。至于自我评价更是忽略不计。因此整个一堂课下来,时间还有多,表面上是完成了一节课。但这节课的效果微乎其微。甚至教与没教也没有太大的区别,或许基本就一个样吧。
一堂课下来,学生对浪费水的体验没有,不能很好地教育学生认识到节约用水的价值观。其次如何测量到底能浪费多少水,也没有进行精准的计算,因此也无法获得对浪费水量的感性理解以及理性把握。再次,走马观花似的课堂,大大削弱了实验教育的意义,学生不能认识到实验方案和实验报告的价值,更不能认识到应该如何对待实验报告,以及严谨实验的意义。
总之,这样的实验活动课,是一堂无效课。虽然每当认真学习教师用书的时候,都有一定上好实验活动课的冲动,但由于实际操作难度大,对期末考试也没有什么影响,因此实验活动的价值在老师心目中就没办法扎下根,就会漠然置之,最后沦落到走马观花的地步了。
通过这次自我反思,充分认识到自我的不足。事实上思想认识很重要。只要老师思想上到位了,就能策划好实验课需要做哪些准备,当一切准备工作就绪的时候,实验课也就有了不小的意义了。
然后课堂上通过什么方式,以及如何组织学生实际参加活动则是一些不容易的事。尽管不容易,当学生亲身参与了实验、计算、感悟、表达等过程,那实验活动课也就实现了教材编排的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