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早年读书一二事

2024-02-15  本文已影响0人  山峰奇美

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居然神差鬼使地买了一套撤改板的《水浒传》,买这本书,不是在书店,而是在"合作社",那时候林场只有"合作社"一家商店。他的全称应该叫某某供销合作社。

在货架的一角,摆放了几本书,包括这上下册的水浒传。为什么要买《水浒传》?现在想不起来了。大概是因为听评书听的?也许是这个原因吧。因为,评书只能是晚间听,一次只半个小时,然后就是等第二天开播。评书,说的是岳飞传,杨家将一类的。也许是这个原因吧,我要自己阅读,这样比较方便。这个水浒传,需要两块多,当时来讲还是很贵的。这两元钱我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攒够的。

这个撤改板的《水浒传》只有上下两册,现在看来,就是简单地删除了一些章节。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改动名著,里面还说明了一些原因,当然是为了广大读者,读到一些不该读到的东西,免得被毒害。

那个时候人们的思想还是比较保守的。不过,这个撤改板的《水浒传》还是够我读的。许多字我不认识,只好借助新华字典,囫囵吞枣地读。

那时候,我上下学要走十里土路,这十里路对于我这些小人来说太过漫长了,每天都要走一个多小时。于是我在水浒传里看到的情节就有了用武之地,我给小伙伴们讲武松打虎,李奎杀四虎,讲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听得这些小人目瞪口呆。俨然我成了一段时间的中心人物。奇怪的是,对于最广泛流传的潘金莲西门庆章节却一点印象都没有,那时候太单存,还是章节被删了去不得而知了。

后来,有高年级的学生听说我有水浒传,就来借,传来传去的,这本书就不知所终了。

上初中的时候,有一天,政治老师拿来一沓杂志。老师说,这是《兴安文学》建议大家看一看,对于提升你们的作文水平一定有很大帮助的。

为何是政治老师向我们推荐文学杂志,我现在也没搞明白,你说他是单纯的为杂志社推销,在我的印象中他好像也没有要一分钱。只是免费分发给我们看。

不过,这个老师讲课我还是比较爱听的,本来枯燥乏味的政治,让他讲得绘声绘色。他年纪三十左右岁,正值年富力强。不像语文老师五十了,讲课只读课文,一副只混日子的样子。

那里的文章都是盟里的作者所写。有着浓重的本地气息。那时候已经有了些欣赏能力,只觉得这些作者水平不太高,有些老土。别的印象没有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