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有感— 生死流浪随风化了
每次阅读《红楼梦》都有让我着迷的地方,每次都有让我阅读之后常常记忆深刻的章节语句,每次都有让我感怀领悟的人生道理。最近我又一次欣赏了第三十六回,其中有一个故事情节是,宝玉和袭人在屋子里聊天谈话,袭人无意中说到了“人活百岁,横竖要死”。宝玉平时就非常眷恋春花秋月、淡粉脂红等青春故事,而不喜欢谈论生命意义和人生终极等问题,当听到袭人提到生死时,顿时就产生了伤感情绪,并且马上产生了对生死的顿悟灵感。
宝玉对袭人讲:“人谁不死?只要死的好。那些须眉浊物只听见‘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为名节而死,便只管胡闹起来。那里知道有昏君,方有死谏之臣,只顾他邀名,猛拚一死,将来置君父于何地?必定有刀兵,方有死战,他只顾图汗马之功,猛拚一死,将来弃国于何地?”宝玉又解释道:“那武将要是疏谋少略的,他自己无能,白送了性命,这难道也是不得 已么?那文官更不比武官了,他念两句书,记在心里,若朝廷少有瑕疵,他就胡弹乱谏,邀忠烈之名;倘有不合,浊气一涌,即时拚死,这难道也是不得已?要知道那朝廷是受命于天,若非圣人,那天也断断不把这万几重任随便交代。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钓誉,并不知君臣的大义。比如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趁着你们都在眼前,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去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托生为人,这就是我死的得时了。”
在上面宝玉和袭人的这段对话中,作者通过宝玉的讲述,阐述了作者对生命的生死观。我通过对这段文本的多次阅读和反复思考,认为作者主要是从儒家、道家和佛家三个层面讲述了对生命的理解和死亡的看法。第一层面‘文死谏’‘武死战’是典型的儒家教育生死观,认为文人和武将都应该为了社会功名的博取而死。第二个层面是道家的生死观,庄子认为,生、死都是大化运行中的一个阶段,所以对于死亡亦不必恐慌,要顺其自然。人是"气"的一种存在形式,"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他认为生死不过是形式的变化。他说:"古之真人,得之也生,失之也死;得之也死,失之也生。可见,以生观死,则死为死;但以死观生,生者也是死。即生死是相对的!作者在文中提到,“用儿女们眼泪变成的河水把我的尸体漂泊起来,送到遥远的幽僻之处,然后就随风化了”。我想,这是典型的道家生死观,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结局不过也是通过土葬或火葬的形式,把实体变成气体随风飘摇化了而已。第三层面作者提到,“自此再不托生为人,这就是我死的得时了。”这是佛家生死轮回学说的文学化表达而已。佛教的主要思想之一就是“诸行无常”,无常、无我、皆空是佛法的基本要素,即一切众生乃至外部世界,都处在变异、运动、假合的状态,从生到死,构成生命存在的一个过程,谁也逃不脱。任何物质世界也都只是存在的过程,没有什么可以恒久。而轮回,则是生命之流的表现形式而已。作者通过对自己家族由繁华富贵到漂泊流离的大彻大悟,认为人生怎么生活都是“实苦”,因此觉得生命还是不要轮回为好。
周国平在谈论人生哲学时,曾经讲过,“一个人唯有经常思考生死重大问题,才能觉悟人生,思考死亡是有意义的徒劳”!我想宝玉和袭人在闲聊时无意中谈到了生死问题,可能也算是经常思考的惯性吧。对于我个人来讲,我达不到儒家为了功名而死的高度,也没有佛家生死轮回再世投胎的期待。我想,我还是比较认可道家老庄对生死的态度,同时也是作者曹雪芹向往的死亡方式,即随着生命的不断流浪,在命定的那一天,我可以变成一股烟气,随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