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第六天学习

2022-07-30  本文已影响0人  conquer_jhf

上午 结营+一人一剧场

今天上午结营仪式,是我作为辅导员发言。非常的忐忑,就像我发言中说的“我发现我升级了,现在不用怕不知道说什么,反而是脑子里想的很多,想说的太多,刹不住车了。”进入会议之后,我还在低头忙着干一件事——删发言稿,第一版居然有1500字,我自己录音试了有6分多钟,如果开启1.5倍速,大家容易听不清啊!删,最后定格在快1200字。

最初龙老师计划预留抢麦名额3个,考虑到要提前结束让大家稍事休息预留2个,最后只有1个名额的时间了,因为学员代表发言激情洋溢都超过了5分钟。其实一个也挺好,谁抓住就是谁的,有两个大家都会想着再等一等。

终于到最后的一人一剧场了!这一次大家全勤,从课程开始到结束,终于有全勤了!在小勺老师的引导下,让大家评论区分享心情,最高频的词“不舍”,最后,由张智修老师来表达如何不舍,是什么样的不舍。表达结束,演出开始。我实在是忍不住哭了。看到大家能够全勤,能够积极参与反馈,就说明我和龙老师的努力付出都是值得的,也算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吧!本身我和龙姐姐做志愿者辅导员,就是学习的,就是为了自身的成长。如果能在做志愿者的同时,服务到更多的人,自然是开心的事。我和老姐姐问心无愧。

说回“一人一剧场”,去年我和龙姐姐是在线下,除了听声音,还可以观看他们的表演,目不转睛,不愿离去。今年是第一次尝试在线上开展,只能听到声音,就是这种独特的方式,反而让我和龙姐姐觉得:这样只听声音,好像有一种更新奇的感受,感觉自己可以想到很多很多,就会觉得比又听声音又看表演的那种形式收获更多。更宁静,更平和。最重要的是大家这一次终于主动出击了——我们能不能自己表演?

哇,这真是大胆的尝试。专业的技术可能学不来,但是我们可以尝试啊!最后在“我记得”环节确实是全员共创,一个个我记得回响在耳边。大家都很守规则“认真听别人的我记得”。我相信这对于组织者来说也是全新的尝试,因为去年线下“我记得”依然是由演员表演和发声出来的,可能正是因为大家提出了能不能自己表演,所以组织者临时改变策略,就尝试让大家一起来吧!效果还不错。实在没想到分享的老师还有礼物——被剪辑的演奏音频,要知道在线下观看拍照都是不允许的。真不错!果然惊喜随时可能会出现。要保密每个人的隐私,要保留故事在此刻。好在,我们全勤。

前期有些遗憾今年不能再去上海,通过这几天省思发现,最初想做辅导员去上海是为了再结识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师,而在线上依然达到目标,并且全力以赴,甚至有新的收获,没什么好遗憾的。我和龙老师都觉得线上做辅导员比线下难多了,我们能把它拿下来说明我们更厉害!

下午 复盘

教师研修营结束意味着校长研修营开始,两点准时开启腾讯会议。花花、我、龙姐姐,还有校长研修班辅导员白校长、李校长。想着互相交流一些意见和注意事项,毕竟路我们已经走过了,有一些bug他们是不需要重复的,也就相当于复盘了。没想到还真罗列出来不少:

1.进入会议室之前改备注:*期*组+名字+地域

2.组长、辅导员双重检查出勤

3.提前安装软件

4.投入度,开视频

5.心理课程不开视频不用参加

6.时间把控,开营仪式和教练项目

7.提前测试会议软件

8.心理课程提前对接流程

9.有事提前跟组长/辅导员沟通

10.穿班服

11.学员共修发挥组长作用

12.是否中途休息(否,线上不便,一休息全跑了)

13.明确自己是辅导员,是服务的

14.如果嘉宾迟到,可以唱歌(进入早,可以放音乐)

白校长一边听着参与会议,一边激情地跟别人做分享。李校长担心自己经验不足,总想着向我和龙姐姐请教流程什么的。说到底都是第一次做人,还怕什么?只要我们力所能及,竭尽全力,问心无愧,就可以了。

如果我说真的全程都“问心无愧”也是假的,我愧疚两个地方。一是苗壮壮老师早就跟我说过,他带学生游学这个事儿,但是我忘了。我问他开营仪式怎么没有出勤,他中午回复我告诉过我的时候明显是有不悦的;二是伏杰老师的姓名从头到尾就没打对过,一直都是“付杰”,唉,我自己也挺崩溃的。可能还是怪我发之前没有再三检查到“付”这个字。不过伏杰老师没有怪我,也只是善意提醒不要把证书名字弄错就行。

晚上 思考:有没有证书重要吗?

一周学习下来,不管因为什么因素,教师组43人完全全勤的教师有32位,11位老师拿不到【2022火柴线上精修班】的学员结业证书。这个证书有作用吗?有,就是证明你这个课程全部参与完成了。仅此,而已。

公布全勤名单后,最先私聊我的是Y老师,也是刚加上好友。问我怎么没有全勤,不可控因素导致不能学习,不是我自己不想学习啊!你们也太苛刻了吧?说真的,我看到“苛刻”二字很生气,我甚至后悔为什么要在群里问她要不要加我好友,很明显是自找麻烦呐!不过我依然耐着性子说:“等我和花花老师、龙老师核对一下,再回复。”

花花老师回复说Y老师意外出去虽然没有进入,后来通过宝宝老师的帮助,通过腾讯会议转播参加了学习。所以也算全勤。这我就明白了,问题出现:Y老师看到没有全勤着急、委屈,而我不知道老师想尽一切办法参与了学习。双方信息不对等,所以沟通无效。我也向老师表达了看到“苛刻”的不良心情,因为我满心欢喜的加上好友,绝不是想来被指责苛刻,被质问怎么没有全勤的。老师说是自己太着急了,我说我理解。可能感觉到我还没有消气,还专门让花花老师跟我转达她的歉意。我收到了。

后来看到Z老师在群里@我:“我们的不可抗力也得不到结业证书吗?”刚经历过Y老师的“苛刻”,我觉得我有点吼不住,花花老师说有疑问的老师可以加她微信沟通。我暂且大胆的估计:又是一场腥风血雨。可能早已超越了一张证书的问题,上升到人品的底线,地位的高低。

我心里偷偷想:缺勤的老师哪一个是原本就想缺勤的?哪一个没有遇到不可抗力?遇到不可抗力竭尽全力解决问题了吗?做出选择后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了吗?

到后来,老火柴人S老师也来私聊我看能不能撤销缺勤,在跟老师的沟通中,我可能发现了问题在哪里,因为一些需要没有被满足。

思考:有没有证书重要吗?

实话说,学员证书只能证明课程全部参与完成了而已。没有证书也不代表这一周没学习,没收获。说难听点,证书对于我们的职业生涯没有丝毫用处,甚至说是一张废纸擦屁股都嫌硬。

以下纯属小辣椒大胆猜测,可能不对。

缺勤的老师看到全勤名单没有自己名字后,有两种情况:

(一)想要争取证书的老师

可能有这些感受:遗憾、委屈、无奈、心酸、失落、郁闷等。

可能有以下需要没有被满足:

1.需要被理解和体谅。需要火柴公益和辅导员理解自己是因为不可抗力才缺勤的。

2.需要被接纳。这么忙都努力来学习了,缺勤的次数也不多,需要火柴公益和辅导员接纳自己缺勤。

3.需要和大家“在一起”,有“归属感”。那么多人都有证书“我”没有,被落下,是孤单的。

4.需要被看见。发朋友圈好看,更易被大家看见,看见这一周都在学习。

5.在乎自我价值。有证书代表学习了,属于学习的痕迹之一,收获满满,实现了自我价值。

……

(二)接纳没有证书的老师

可能有失落、不高兴,同时平静

1.看重成长和心的连接。不管有没有证书,在过程中都尽全力学习了,有证书光荣,没证书也体会到自身的成长。还认识了一些温暖的伙伴,建立心与心的连接。

2.在乎和谐和体谅。很想要证书,但是规则在前,不能再为难火柴公益和辅导员了。

3.重视希望。这次没有证书,那争取明天继续参加火柴公益,最好是线下的,对明年充满期望。

……

小辣椒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