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孕+弃养,巨婴时代何时了?

2021-01-24  本文已影响0人  篱笆丫

最近几天,吃瓜群众们简直吃了个撑肠拄腹!热搜不断,掀起网民一阵思考潮……

相信引起众怒的一定是基于对“可爱人类幼崽”的爱护,成年人的世界光怪陆离,大多数人的底线就是孩子,这就是为什么一场博弈中,胜券往往掌握在打感情牌的一方。

代孕+弃养,足以封杀一个当红流量女星。而在强大网民深扒之下,或许谁的吃相都不好看。

男方凭借养育两个孩子的道德高地,抓住舆论导向,女方因此受到了惩罚,不仅被中央点名,事业基本是凉凉了。由于其身份与影响力的特殊性,因此闹的全国人尽皆知,毕竟从事这个行业也带来了大多数人无法到达的荣华富贵,这没什么可叹息的。最可怕的是,如果发生在中国十几亿普通人身上,或许就无力维权,无力声讨。

 

从女方爆料的“在保持夫妻关系期间,男方出轨”这一点,如果换在普通人身上,逻辑会不会更清晰?当一个大腹便便的孕妇,忍受着孕期带来的生理与心理上的摧残,还要被残忍告知你的丈夫出轨!那么,稍微头脑清楚一些的女人,一定会及时止损。打掉孩子就似乎显得合乎情理。

但是怎么办呢,即便在2021年的今天,社会依旧对男性更为宽容。

再说代孕,从不断曝光的信息来看,代孕几乎成了一条产业链。就像那句保护野生动物的口号一样“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如果国家不竭力抵制代孕的话,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穷人没有其作为人的人权,命运被把控在富人手中,没有买卖,就没有代孕!

我“弃养”或“放养”你,但你要自己懂事!

 

前几年,我因为写作,加入了一个单亲群。感触特别深的是,我明白了原来人类的痛苦是不相通的。当你把生活中遇到的烦心事向好朋友倾诉,人未必能理解你,久而久之,反而认为你有病。

但是在这个群里例外,无论吐槽什么,大家都能得到慰藉,就像群友说的一句;“但是我这种行为,出了这个群,会被骂死!”

记得不久前,我在群里分享了一篇有关抑郁症的文章,有群友感同身受;

“你都长大了,读了那么多书,怎么一点都不懂事呢?”

昨天和朋友聊天,这句话又再次映入我脑袋中。

你已经成年了,要懂事!你都读书了,怎么还不懂事?

我弃养你,但是你要懂事!我没有养你,但是你长大了,读过书就应该要自己懂事!

相信很多人都被这种强盗话绑架过,但是“懂事”到底是该如何定义呢?来看看这种话出现的背景画风:

1,某一农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小张小小年纪便担任起照顾年幼妹妹的重担,冬天被冻伤,在学校被欺负,失去本该在这个童年快乐的权利,却依旧对父母没有怨言,哇!小张真懂事!

,2,玛利亚姆是一个私生女,母亲是个妓女。在玛利亚姆的童年里,母亲不断往家里带奇奇怪怪的老男人,那是她们的生活来源。她的成长环境里充斥着“混乱污浊交易”,即便陷在这样的泥潭中,玛利亚姆的三观依旧没有被玷污,她立志长大一定不要成为母亲这种人。哇!玛利亚姆真懂事!

3,博主墨茶,生活在中国贫穷的大凉山,父母为了躲债跑路,墨茶不得不在高中辍学开始一个人生活,后来父亲还回来抢夺了他唯一的平房。于是他做起直播,即便有那么多可以通过“悲惨”处境来吸引流量赚钱的机会,但是他没有,每天依旧传播着自己喜欢的事,拿着微薄的收入。哇!墨茶真懂事!

……

懂事的前提是什么?“懂事”本来就折射出一个质量不怎么样的家庭。你的家庭,父母要是正常的,端庄的,孩子应该会是阳光积极向上,根本不需要什么“懂事”这种绑架性形容词!当你想要掩盖自己的无能而要求你的孩子懂事,请先照照镜子,你自己是什么货色?

 

原生父母的影响

 

在网上冲浪的时候,发现一些有关“原生家庭影响”的视频点赞率很高,而网友的评论几乎也是好多人都经历过的。

遇到这些父母,有可能造成这辈子自卑,懦弱,甚至根本不可能适应社会。

第一种父母,整天说孩子的不是,横挑鼻子竖挑眼,这样的孩子很难自信。他就是再努力,也总是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越是穷人的父母,往往用这套方式教育孩子。也许老一辈的生活条件困难,会把那种郁闷,压抑的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而富人反倒对孩子都是鼓励的教育,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帮助孩子养成阳光大气的性格。

第二种父母,他们让你变得特别胆小,他们没有什么见识,动不动就说你在外面不要和别人吵架,闹意见,人家是谁谁谁,我们惹不起。他们从不与你进行公平规则教育,而是让你忍气吞声,这样就会让孩子胆小懦弱,养成受气包的气质,在社会上容易被人欺负。

第三种父母,他们过分强调感恩,经常会说,我生你养你多不容易,受了多少苦,让孩子整天生活在一种压抑的氛围之中。人懂感恩之心是美德,但是这样会让孩子有种愧疚的心理,觉得自己活着没有意义,这种家庭的孩子在社会中,往往有种权威恐惧症,见到领导就紧张害怕,明明是自己靠努力找到了这份工作,那份微薄的工资,其实是替别人赚钱打工的,反倒认为是别人施舍给自己一口饭吃,带着一颗乞讨心苟且地活着,其实他们的父母根本没有培养其独立人格。

以上描述的还都是相对于大众普通父母,现实中更过分更离谱的比比皆是!

生育不是儿戏,请做个负责任的父母

 

追根溯源,造成一个原生家庭悲剧的原因还是在于乱生孩子,上大学需要考试,开车需要考驾照,而做父母却不需要任何门槛!

有一个千百年来被模糊被隐晦约定俗成闭口不谈的一个问题,就是女性的生育成本。正是由于一些无脑女性,不负责任的男性做了父母,于是酿成一桩桩悲剧。

女性的生育成本分生理性和社会性。

生理性在于怀孕造成的生理变化,衰老松弛脱发痔疮,乳腺炎漏尿腹直肌分离(80%的宝妈都有的产后后遗症),就是跑跳一下甚至打个喷嚏,提个重东西,尿液就不受控制地流下来。还有孕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还有可能由于孕激素急速变化而造成的产后抑郁症更是致命的生育成本之一。

社会性,随着女性高等教育普及率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参加社会劳动,由生育养育而造成的女性生产力的下降,在职场以及其他个人发展的阻碍也越来越明显。最常见的是,作为女性,适龄未婚,已婚未育找工作都难,在职场怀孕会被歧视,甚至劝退。

目前,社会还没有发展到对女性生育所造成社会生产力下降的成本进行补贴,在大城市,有正规工作五险一金的女性,会有一些育儿福利,但是四亿来自农村四处打工没有五险一金的女性,她们是没有任何社会保障的,她们由生养孩子而支付的成本主要由孩子的父亲承担,人们所说的“彩礼”就是补偿的形式之一。

丧偶式婚姻

在远古的母系社会,男性也是不参与育儿的,进入农耕时代,男性通过体力优势搞生产,有盈余之后私有制才开始出现,为了自己的财产留给自己的血脉,婚姻制度随之产生,所以婚姻制度的起源是保护财产和私有制的,和爱情没有半毛关系。从婚姻制度产生之后,男性才开始参与育儿,尤其是在当下的发达国家,男性育儿的参与率比较高,北欧,新西兰这些国家,周末一般是父亲在带孩子,中国的北上广大城市,周末也是男性带孩子,从这些可以得出,男性参与育儿度和一个地区的富裕程度教育水平,思想认知是成正比的。

男性照顾下一代的欲望不像女性是基因里自带的,而是需要后天强大的人格力量,爱和责任产生的自我约束力后,才能产生的高级情感,很多男性就像哪些哺乳动物一样,在孩子出生后能逃避就逃避,不见踪影。

就比如最近曝光的石家庄夫妇一样。才26岁的妻子,为了孩子与家庭两点一线奔波,没有一点个人休闲消费,而丈夫就是朝九忘五去网吧,甩手掌柜当得轻松自在。

妻子行踪

丈夫行踪

在了解了生育所需要支付的生理成本和社会成本,了解雄性育儿的主动性是由后天强大的人格力量,爱和责任之下产生的自我约束后,依旧选择生育,并且能承担选择带来的结果,为结果负责,才是一个伟大的母亲。

伟大在于做出伟大选择,在于清醒的牺牲,而不是歌颂一个女性健全的生殖功能。

很多母亲在生活的重压下,久而久之心态失衡,甚至对孩子产生怨恨,这类母亲养育孩子的过程就有一种赌徒的心态,根本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前期投入太多,在孩子成年后就会出现收割的心态,索取压榨控制道德绑架。

希望人们能够意识到生孩子并不是儿戏,应该了解生育养育所应该付出的成本,去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认真考量配偶是不是真的可以共同育儿,因为只有这样,上一代母亲的悲剧,以及那些伤痕累累的孩子的命运才会在我们这一代终结。

公众号“一只西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