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那句,我愿意

2017-09-04  本文已影响0人  至尊玉的哥哥

王菲-我愿意

勿忘那句,我愿意

“你愿意娶这个女人/(嫁给这个男人)吗?爱她/(他)、忠诚于她/(她),无论她/(他)贫困、患病或者残疾,直至死亡。你愿意吗?”

“我愿意”

以这段话来开头,主要是它现在已经太常用了,除了纯正的中式婚礼,司仪们最喜欢重复使用的大概就是这个台词吧,而这里的「愿意」二字,是需要加重语气的。

其实第一次听到这段话,大概是在tvb的剧里,作为一段话,就好似“曾经有一段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除非你把自己的、身边的故事放在一块去感受,是不会有特别的感觉的,“拦路雨偏似雪花”,没感受过雪花的人,也感觉不到那“偏似”。

愿意,是最好的解释,我一直这么觉得。因为愿意,所以不会以得失心去衡量,所以会承担许多未知的风险;因为愿意,所以困难面前不会强调客观而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因为愿意,所以别人觉得是苦的时候你会觉得是乐。可是,人生哪有那么多愿意哟!许多时候,愿意会慢慢地变成了应该,比如:“因为你愿意过,所以你就一直应该”、“因为我愿意,所以你应该”、“因为你说了你愿意,所以你就应该…”

高中老师说他回答学生的问题有个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说你很想明白这道题,又做出了许多思考和努力,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会点拨你一下,使你明白。若非如此,他不会回答你的提问。我想,真正好的老师就是从这一点点的愤与悱之中,让学生明白了学习的乐趣,使学生有了「愿意」学习的心情。但是许多事并不能类同比较,学习可以是一个人的事,但感情不是,所以婚礼上,必须两人都说“我愿意”。

有时候,我不愿意,不好被接受,于是不接受的一方便要列举出许多理由,把许多感性的事条分缕析为理性的表述,言下之意便是“你应该”、“就算你不愿意你也应该”,许多人这样去想和做,曾经我也这么觉得,又或者我以后也可能还会有这么觉得的时候,但请勿忘那句,我愿意。

当你给别人说「我愿意」这句话的权利的时候,你应该知道你也给了对方说「我不愿意」的权利,尽管如何选择会与你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选择权是在对方手中的,所以,「应该」是对于这份选择权的剥夺,所以,对「愿意」应该保持一份敬意,所以,对「不愿意」应该保持一份宽容。其实,不要忘记那句“我愿意”,更不要忘记它所关联的时间和空间,毕竟,它只是时空中的一点,可以折射过去,却不能映照未来。

基于这个认识,再去看待每一个时间和空间的点,也许就能把a点与b点之间的线连接起来,成为一个连续变化的函数,那个曾经说出“我愿意”而此时“不愿意”的人,并不是两个人,而是一个人在不同时空的两个点,他(她)也是连续变化函数。

(以感情来比喻,或许比较容易理解吧,很多人和事,都是在愿意与应该的范畴,只要你理解,愿意与应该的范畴事实上包括着不愿意与不应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