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散文《人生感悟ABC》

“养不教,父之过”。养儿与教儿:一生的活儿

2018-07-17  本文已影响170人  黑荞

“陆月陆,叫小姑”。陆月陆才过,刚一入伏,天已开始燥热。一家三口,我放假多日;妻照常上班;女儿快要放假。

妻一直是关注女儿的遥控器,无论千里万里,只要有电,立即闪现。一星期不聊一会儿,就感觉少了什么,几天不见,生怕丢了似的。前几日,大学里正期末考试,妻手机里女儿的运动健康步数为零,妻便疑惑了:娃儿,到底在干嘛呢,趴窝未动?我说:打电话呗!好,电话一通,女儿调皮的声音传来:干嘛呢,在宿舍复习考试呢,丟不了。这位慈母终于放下了心中的遥控器。

今天是十七号,是女儿学校放假的日子,车票也早已订好了,我忘了是几点的票。妻下午上班走时,懒懒地说:“给你娃儿好好聊聊。”我正有事,故意堵她:“有啥好聊?”妻不高兴了:“给你娃儿也没啥可聊的?一点不关心!”说完,气呼呼带门走了。

天宽、地阔、室静,只剩我一人,陪伴我的只有电视上的动画英雄,还有风扇的呼呼声。我决定和女儿聊一下:

吾儿上车否?祝一路顺风。你妈和我翘首以盼,只是房间还乱!

没事,吾到吾姐家先安顿几日,待时机成熟后吾与吾姐同归。

既如此,吾与汝母暂等数日,吾儿尽情玩耍。

上车否?

还未上车。晚上十点的车。

噢,为父忘了。

汝母可想得狠,给她一个交待。

嗯,晚上和你们好好聊聊。

我正在收拾东西。

ok,不打扰了。

收起微信,我不禁“喷儿”地笑出声来。看这十八岁的、学理科的、自称当代大学生,也学我老人家,一幅老气横秋的模样,着实可爱又可笑。

放下手机,我仰躺在沙发上。十八年来育儿教儿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潮水般涌上心头……

十八年前生儿时,没有房,赁人家私人房子。妻快临盆了,房东却告诉我们,有规矩,孩子不能生在这里,满月再回来。房东走后,我当时就火了,什么骚规矩,小市民吃饱撑的,作难人!可寄人篱下,总得动吧,就这样女儿哇哇地生在了医院产科里。

好在妻是医院职工,找间病房住吧。于是在领导的亲切关怀下,我们荣幸地住到了小儿科,和众多的小孩,家属挤在一室。

女儿小名毛豆,我起的。因为当我初为人父,手托着红布半掩、身不盈尺、双目未睁、四肢微动、肌肤嫩红、毛茸茸的小东西的时候,那份喜悦,那份不知所措,直觉上她似乡间八月的豆子,毛茸茸的,还散发着微微的泥土清香。

女儿渐渐长大,在妻的精心呵护下,真象一棵豆苗,正吸收着日月精华,泥土养分,茁壮成长。她虽然是个“奶粉娃”,但体质未见异样,甚而比有些吃奶的婴儿更肥嫩。妻出于无母乳供应的内疚,总担心女儿身体受亏,所以吃奶粉一直满三周岁。为了让女儿吃到好点的奶粉,我不惜坐班车到几十公里外的油田商场去买,总之打听哪个牌子好用哪个。

女儿两三岁,我发明了两种游戏,一叫“托宝”,二叫“举铁人”。托宝是用一只手,叉开手指,运足力气托着小孩子屁股,稳稳托着,往往逗得她咯咯笑。举铁人,是让小孩子全身僵立,大人用双手扣紧她双胯,同样运气举过大人头顶。反正未见别人玩过,我一下班就逗她。

女儿二岁半入了县直幼儿园,学到多少东西不好说,反正很活泼,又唱又跳的,一个街道邻居都知道她,喜欢她,叫她“小能妮”。带她到超市,给人家店里阿姨表演:我有一个小毛驴,从来也不骑……阿姨高兴之余拿了橱里的糖果给她,结果被店里巡查人员发现,白白挨了顿批评。我工作忙,妻经常带她到医院,夜班时便一同住在值班室。医院也成了女儿的乐园,不分大小人,领导同志,她都能打成一片,至今她的人气指数仍高于我们大人,刁钻精灵、欢声笑语似乎仍在药味迷漫的医院走廊回响。

女儿上小学时离家仅数百来,我和妻大部分时间接送,有时送到学校门口,有时差一截即让她下车,看她背着沉甸甸书包,一直消失在同龄的人群,消散于预备的铃声,我才算完成了任务,急忙去上班。

中学阶段,承上启下,是学习的关键阶段,一天不能松的。女儿入学成绩不算好,全校一年级两千多学生,她占阶段192名,不乐观。怎么办?当然是赏识教育了。每次家长会我准时都去,总结过去,查找不足;委婉批评,尽量鼓励;每次作业、试卷我都认真给她指出错误,提出方向。于是她从近二百名,赶到百十名;八十多名;五十多名;最好考过阶段三十多名,看来上县一中有希望了。这三年中,我们坚持一天两送饭,每天下午四五点样子,就得从家里出发,提着饭罐,要么米线,要么馄饨,鸡蛋灌饼什么,随着送饭大军,痴痴在学校门口等着下课的铃声,一个个家长都象水边的“钓鱼郎”,伸着脖子,一动不动。好在我那时工作已不太忙,才有精力放在学生身上。“可怜天下父母心”,当初王应麟老先生写《三字经》时,再也想不到会有今日情景。

从女儿拿到县一中的红皮录取通知书,高考已经开始了。不为父母学,不为老师学,也不为自已学,只能为高考而学。高考这只指挥棒厉害了!开学,每天十五节课,早上五点半起床,晚上十点多放学,中间吃饭半小时,反正除了吃饭、睡觉、解手,都是学习。快慢班、外地经验、市县评比,最后是金榜上墙,搞得各地神情紧张,大小人一台学习机器而已。为了赶时间,少跑路,我们在一中门口租房,一租三年,把家当也全搬了去。每天我早下班,做好饭,如是稀饭,汤什么的,先用盘子盛着,生怕饭热下肚慢。有时还直接送进校园里,一切图多快好省。

女儿进入县一中,等于站在一个更高的比武台,优秀生更多,名次自然靠后,全阶段二干多人,她最好名次一百名以内,差时跑到二百名外,忽闪忽闪的,挺吓人。我们一直密切关注,经常坐下来分析,与其他家长交流,共同制定方案。分,分,学生命根。每次稍有异动赶紧跟进,既要关注她身体,又要在意她情绪,感觉我们自己快成专家了。高一时,女儿有次考得好,我和妻大喜,决定重奖。我们每人出五百元,女儿一见,很惊讶,说从未见过恁多钱!奖钱自然有点俗,但招式不老,管用就行。

神圣的高考过去了,成绩也出来了。女儿考的不算理想,还说得过去,超一本线三十多分。但她心气高,不想走,一心想复习。我们大人考虑高考形势变换无常,不想再出意外,一致想法:能走就走。但女儿心性撑在那儿,不想报志愿,开始软抵抗,后来便与妻对立起来。母女俩后来争执起了高调,一个气哭,一个赌气,我只有扮和事佬。最后反复做工作,又让她去舅舅家找表姐住了几天,在表姐劝说下报了志愿,好在老天有眼,女儿好歹上了一所山青水秀的传媒学院,母女俩的战争烟消云散,去年我们高高兴兴把她送进了学校。

她入校初,我们又干叮咛,万嘱咐,让她注意身体,学习深造,脱胎换骨。我还为女儿写了首深情无限的小诗《鸟儿飞》:

蓝天之上

小鸟在飞

飞过高山

飞过原野

翕动的翅膀

五彩的美

层云之巅

小鸟在飞

穿越乌云

避过风雷

青春的胸膛

从不知累

飞呀,飞

我的小鸟你好好飞

故乡已远路漫长

甜蜜的梦儿已破碎

千里万里你莫恋归

飞呀,飞

我的小鸟已高飞

忧伤的我

说不清是高兴

或是伤悲

在巢里你是我的宝贝

飞走了

飞远了

你是我的安慰!

《三字经》云:“养不教,父之过”。养儿不易,教儿更难。如同小花小草,怕炎阳暴晒;又怕狂风倾倒;怕干旱苗枯;又怕淫雨浸泡。小时怕养不壮,大时怕路走不好,唠唠叨叨,牵来挂去。上中小学怕学习落后,上大学又担心将来就业,婚姻,家庭,为她一生幸福操心。总之,父母子女是因缘前定,养儿教儿是一辈子的事,推不掉。

“养不教,父之过”。养儿与教儿:一生的活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