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不是“药”,是吃人血的“毒品”,小女孩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这两天,丁香医生的一篇文章,一不小心又披露出了一件“保健品吃人血”事件。一名罹患癌症的4岁小女孩,因某保健品介入治疗,病情恶化而死去。看到这,我想中国每一个家长和医者都会心生怒火吧,毕竟,“保健品吃人血”已不是第一次了,谁也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还有多少次……
图片来自网络
中医药源于我国,而如今我国人民健康却被以中医药为噱头的保健品的阴影所笼罩,真可谓是一种讽刺了。我不敢多想远想,往近想,想到那些需要你我去赡养的中国父母,需要你我关注的中国中老年人,还正在被不良的保健品灌着迷汤,我就越发坐不住了。
一个真实的“血例”
像我大伯,已是10几年资历的资深糖友了,同时也是一名“保健品上瘾者”。医生让他按医嘱服药,但是他却认为药吃太多会伤身体,基本上都是“想吃就吃”,同时又深怕血糖没控制好,所以,总是乐于吃一些号称可以降血糖、降血脂的营养保健品,甚至天天喝好几罐液态营养品,希望能借此稳定控制血糖。
图片来自网络
后来,在某一次例行的检查中,医生告诉大伯,他的血糖值不仅比以前更高,甚至还出现了微量白蛋白尿的情况,若再不配合饮食、药物管控,就要准备洗肾了!大伯在那一刻甚至还在想,“我那么努力维持饮食清淡,还怕营养不良,每天都吃保健的营养品,为什么还会这样?”
其实在这之前,我们多次劝阻,让他不要再服用那些保健品了。可奈何大伯执拗,私底下多次偷偷买偷偷用。可能大伯真的要等只能洗肾的哪一天,才会明白,正是他赖以相信的营养保健品,才让他控糖成了泡汤。
中老年人的“甜蜜烦恼”
如今,全球人口老化问题严重,伴随而来的,是糖尿病连续多年成为国人十大死因之一,中国有近一半的家庭正在陷入糖尿病的“甜蜜烦恼”中。
图片来自网络
而这一半的家庭中,至少有一半的中老年人,他们也变成了保健品商家的“关爱对象”。像上文我提及的大伯,很多人身边更是举不胜数。
小心营养保健品变“毒品”
这里,我并不否定、反驳、排斥良心商家的良效营养保健品。我想说的,是那些善于玩营销、以次充好、从无变有的黑心商家和不良产品。
近年来,许多厂商推出专为糖尿病设计的均衡营养保健品,这类保健品为了更方便食用,纷纷主打利乐包或是塑胶瓶的设计,也往往因为如此,很多糖友就把这类保健品当成控糖饮料,一天喝下好几瓶,结果血糖不降反升。
图片来自网络
不是每一位糖友都一定要喝营养保健品才能满足身体所需。医生指出,就算是“好”的保健品,也是主要用来稳定血糖,减缓血糖上升的曲线,如果过量,一样会让血糖直线飙高!
保健品不是“药”,控糖请遵医嘱
对于较年长的糖友来说,往往因为咀嚼能力变差,无法从食物中获取正常所需营养,进而通过适宜的营养保健品来进行能量,但无论如何,保健品绝对无法取代药物。 医生强调,就算服用保健品,也要摸清各类营养品的需求与使用性,考究代换与补充剂量,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好有效控制血糖!
另外,血糖应以三餐控制为基准,以“少油、少糖、少盐、多纤维”为原则,饮食方面注意“总热量”和“总份量”的计算,一样可以从天然的食物中获得足够的营养,又能够有效控制血糖。
图片来自网络
举例来说,糖友应增加青菜的摄取量,一天至少3份,并将主食的白饭换成糙米饭,就能够有效降低糖分的摄取以及增加纤维的摄取量;不仅如此,像能够使胰岛素正常运作的维生素——铬,其实也能从糙米、乳制品、豆类、香菇、鸡肉等食物中获得。又何必多一举花钱买可能没用处甚至有坏处的营养保健品呢?
拿什么拯救你,中国2.41亿正在服用保健品的父母亲
据全国老龄办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17.3%,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这只是对60岁以上人群的数量统计,在我国40岁以上便步入中年,其人数更是不可统计。父母正在老去,而我们却浑然不知……
这两天看到一句话,颇有感触:父母之所以买保健品,可能是你忘了打电话回家叮嘱他们;父母之所以买保健品,可能是希望能活久一点多陪你一点。
图片来自网络
所以,父母但凡买药买保健品,于心是不坏的,只不过结局不尽满意罢了,当然,这并不是他们的错,错的是,那些招摇撞骗、给老人下套的黑心商家和不良产品。所以,记得常回家,看看你那正在服用保健品的父母,告诉他们,这些东西别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