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佳作集散地简友广场简书社区守护者联盟超级权重点赞文章汇总

浓香扑鼻好味道

2024-01-15  本文已影响0人  Mr_稻香老农

这些年来虽然漂泊边陲,却一直未能融入这个地方的生活。不仅因为多年来难以改变乡音,跟当地人沟通很难,就是在吃菜上,纵然万般无奈之下养成了嗜辣的习惯,无辣不欢地品尝当地的所谓美味佳肴,但若是让我把家乡的珍馐美馔跟当地的名菜作比较的话,老实说,我还是喜欢家乡的浓香扑鼻好味道的风味,尽管都是些家常菜,也还是让我非常喜欢,由此而生出一种眷恋故国家园的情绪。

至今难以忘怀的是,我的家乡苏北平原兴化里下河水乡,有一种黄芽菜烧雪肉汤的菜。那时家乡很贫困,乡亲们在田头和庭院里的空地上种韭菜和百合头青菜,也有在自留地的地头种黄芽菜的,那是到冬天也可以用草绳扎住包起来越过寒冬腊月的菜,不到下雪天决不收回家。家乡人平常很舍不得买大鱼大肉,到过年分年鱼年肉时才舍得大怏朵颐,平常就吃自家种的菜。在这时候,他们就不挖出百合头菜炖豆腐了,尽管经霜的百合头菜赛羊肉,他们也不做这种菜。他们做黄芽菜烧雪肉汤。黄芽菜地里种的,挖回来洗干净切碎撒到锅里炒,待半成熟后,就把早已割好洗净切成片的肥肉下汤锅,和黄芽菜一起放上水煮,烧开几滚后才出锅。黄芽菜经霜后很好煮,而且没有青棒味,菜很甜,本来就被霜打蔫了,经过烈火烹油一炒就更耷拉下头,再放到水里烧几滚,烂乎乎的;肉割的肥肉,瘦的舍不得吃,留着腌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譬如炖炖咸菜等,都用得着,肥肉本来就肥嘟嘟的,经黄芽菜一拔油气,菜也好吃,肥肉酥而不腻,也是吃到嘴里打嘴巴也不丢,令人欲罢不能。

我打记事起就吃黄芽菜烧雪肉汤了,让我对这种家常菜刻骨铭心缘于一件事。那时我村文娱宣传队由于村里为数不多的中学生之一的姜怀玉导演,演唱的京剧样板戏和各种小型节目非常棒,闻名遐迩,宣传队常常到全公社各个大队巡回演出。有一天到西舍大队演出,我跟宣传队员坐着西舍大队来接演员和戏箱的一艘大木船一块儿到了西舍大队。到了西舍村口,那里有一个大土墩,上面支着一口大铁锅,锅里热气腾腾的,就近看,只见锅里煮着黄芽菜烧雪肉汤,香味扑鼻,太好闻了,我从来没有闻过这么好闻的味道。我们去到村里人用风车篷布搭的一溜长龙的帐篷里吃饭,村里人也都来吃。饭是雪白的大米饭,都是从靠近的一家人家的伙房里盛来的;菜是盛放在每一张桌子上的一个洗脸瓷盆里,吃完再添,吃饱为止。有专人手脚不停地替我们盛饭打菜。西舍人民平时舍不得吃,看到宣传队来,都扒心割股地侍候着我们这些从蒲塘里来的客人,村里人还都来陪我们吃,生怕冷落了我们。当时的情景真像村户人家娶媳嫁女做喜事,非常热潮。难怪姜怀玉当时深情地微笑着说:“即便古代的帝王也没有这种待遇啊!”

当时我才七八岁,尽管以前也吃过这种黄芽菜烧雪肉汤,但总是觉得没有那一天好吃。只觉得那雪肉特别酥烂,入嘴便化,都化成一股带着肉糜的油水直蹦到喉咙里,太好吃了;好在那黄芽菜烧雪肉汤煮了好长时间,到这刻已经常温不烫人,而且不咸不淡的咸淡相宜,菜过咸便会呛嗓,不仅咸,而且苦,菜过淡便会淡而无味,西舍大队自有民间大厨,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即便跟现在的五星级酒店的厨师相比,也是不遑多让。那黄芽菜沾了雪肉的光,因为和雪肉一起煮的时间长,黄芽菜也是呼烂的,落到嘴里一抿,不用嚼就已化成烂菜片,也是抢着往喉咙里奔。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平生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黄芽菜烧雪肉汤。也许是从来没有跟这么多人一起吃过,那天参加乡村宴会的人真是人山人海,那种热闹的热情澎湃的氛围让我觉得这种家乡的家常菜特别好吃。这就跟“桔生淮南即为桔,桔生淮北即为枳”是同样的道理。

可惜的是,西舍大队人民的真诚而热烈的付出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那天吃过晚饭后,宣传队的人就为西舍人民演出,我也跟着看,那时我父亲专门负责戏箱道具和画布景,我也跟在后面豁浪,我还优先地坐在戏台旁边跟文场人一起看。当时唱的是《智取威虎山》,当姜怀玉饰演的杨子荣引吭高歌“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唱得正得劲时,天突然下起泼风大雨,那戏台都是露天搭的,台上台下的人马上都走光了,即便是金子戏也没人看。不谈台上的人不能唱,台下的西舍,可能还有东舍和中舍的人,他们决没有蒲塘里的人冒雨看露天电影的劲头,人不走光才怪呢!

我们马上披着带来的水衣往家赶,在泥泞不堪的乡间土路上一趾一滑地往家奔,路上走不动,姜怀玉就背着我往家赶。那时他风华正茂,孔武有力,但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满是烂泥的路上,一个人都很吃力,饶是如此,他还来背着我走路。那年秋天的一个晚上也奇怪,越靠近我们村,天空越晴朗,到我村附近,路上干焦焦的,一点儿雨星子都冇得,瓦蓝瓦蓝的夜空上挂着一轮金黄的月亮,路越走越敞亮。这件事情过去有半个多世纪了,我还牢牢地记在心里,尤其是黄芽菜烧雪肉汤的浓香扑鼻的好味道,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