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记事本深度思考教书育人

【514→教学】教学设计3

2020-08-20  本文已影响0人  Koala谦爸

教学设计五要素:课程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服务于培养计划。

完成本课程的学习,所有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水平。

对标“专业认证""国标""工程专业认证"等。

灵活使用BLOOM中的动词,描述课程目标的知识能力。

整门课程的所有教与学的行为,均围绕课程目标的达成而进行。

案例如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价值、知识、能力水平,支撑软件工程人才培养要求。

1)具有良好的数据伦理、职业道德,具有初步的团队合作能力。

2)系统地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能熟练使用SQL语言在某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上进行数据库检索和操作。

3)系统地掌握数据库规范化理论和数据库设计的方法与步骤,具有设计和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

4)掌握数据库安全性和完整性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并能在某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上进行实验,具备熟练使用数据库的能力。

5)掌握数据库查询处理和优化的概念,掌握数据库事务处理、并发控制与恢复的基本技术,并能够在某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上进行实验,具备管理、维护和优化大型数据库系统的初步能力。

6)系统地掌握数据库技术的最新发展,大数据管理与系统的新概念、新技术和新应用。

二、教学对象

学情分析

1)涉及教与学的现状分析。

2)教学对象的先修知识能力、学习能力、信息化素养、学习环境,完成课程所需学时投入等。

3)教学条件、教学环境、教学团队。

有利因素、不利因素

1)围绕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

2)分析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用好有利因素,化解不利因素的影响。

凝练"课程与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1)2-3条,聚焦本课程相关的问题,也是本课程可能解决的问题。

三、教学策略

1)教学内容如何规划

课前课中课后、线上线下,整体规划,低阶和高阶思维。

2)课堂教学如何设计

基于有效备课(备课备学生)的课堂教学设计,牵住牛鼻子,化解难点重点。借助课堂工具的,覆盖全员的有效课堂互动的规划与设计。教师讲授是非常关键的,什么时候、讲什么,咋讲?

3)BOPPPS教学模型

Bridge in导入→Outcomes目标→Pre-Assessment前测→Participatory Learning参与式学习→Post-Assessment后测→Summary总结。

四、教学互动

各类课堂都需要互动,有效的互动更有利于激发有意义的学习,"全覆盖的互动+即时统计分析"很重要。

互动作用

1)验证(课前学习、预习效果)、督促。

2)收集学生反馈(理解掌握情况,是否存在疑难杂症)。

3)引发学生思考(引导性、启发性;发散性、探究性、批判性)。

4)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互动形式

1)练习类

客观题(引导性选项,选择题、是非题、投票)(省时)。

主观题(有限引导、甚至开放性,表达观点、求解问题)(耗时)。

2)交互类:提问,连环串接提问,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设问引导,刨根问底。

3)活动类:情景剧等。

课前有效学习(预习)可以提高互动的质量及参与度。

课程上线,具备条件(内容安排、行为跟踪),逐步提出课前学习的要求:

1)不仅仅看视频、学PPT、阅读文献等。

2)用好公告的导学作用。

3)发起论坛主题讨论,以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4)设置少量有质量的适度跳一跳的练习,引导学生达成课前学习目标。

5)课前老师利用课程平台的数据分析,备课、备学生,抓住疑难症。

五、教学评价

学生学业评价

1)过程性、形成性,线上线下、课内课外。

2)明确的量表量规,也是对学生学习的引导。

课程教学评价

1)呼应解决的问题,是否解决或缓解。

2)以多种形式,对课程目标达成的评价、回溯。

3)不断迭代、持续改进。

六、产教融合

按需融入教学

1)课程+产业资源。

2)技术、产品、案例、项目、实践平台共建在线课程。

共建在线课程

1)融合产业资源,共建在线课程。

2)多层次、多模式、可裁剪,因材施教。

产教融合的专业方向

1)聚焦新兴技术领域,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服务科学与工程等。

2)案例资源库、在线课程群、实践教学平台+项目池。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