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十一)

讲师生涯
得益于从大三开始的四次授课或培训经历,我的普通话发音和口头表达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对于演讲、辩论和主持等语言类技能的信心也越来越足了。因此,我对于帮我创造这些锻炼机会的几位老师始终怀有深深的感激。
大三上学期临近期末,学院党团总支承接了青岛市一项特殊的教学任务,帮助某社区开设老年大学英语基础课程,需要选派两名大学生担任兼职教师,每周授课一次,为期半年。因为青岛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协办城市,奥帆赛将要在岛城举行,所以市里各个社区都要选拔志愿者,在赛前补习基础外语。
我当时在学院里担任“邓研会”副主席,平常表现也比较积极,党团总支几位老师一商量,就把这项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交给了我,还要求我再找一位女生合作,代表学院做好这份公益工作。既然是公益工作,所以严格说来并不算打工,只能列入兼职范畴。
反复研究了半天,我决定邀请同班的G同学一起,这位来自东北的女同学性格爽朗热情,一听就同意了,还表态一定坚决完成学院下达的任务。正式开课前,学院安排我们面见了社区领导,对方自然十分热情,专门把居委会的一间办公室腾出来给我们做教室,还配备了半新的课桌椅和白板。
听社区领导介绍,老年大学报名学英语的老人一共五六位,年纪最大的82岁,最年轻的71岁。虽然学员不多,也没有任何报酬,但我们还是满腔热忱地投入了这份工作,寒假回家期间,我专门借来了初一的英语教材,又让母亲帮我准备了一本新备课本,从最基础的26个字母开始,每个字母、每个单词、每句简单的对话都用汉语谐音标注出来,为了方便老年人联想和记忆,还绞尽脑汁设计了相关的小故事。比如,把“W”标注为“大不了”,把“See you tomorrow”标注为“谁又偷猫肉”等等,总之怎么好记怎么来。G同学也没闲着,用彩纸剪了字母贴在硬纸板上,还亲手做了好多用于课堂奖励的小星星。
万事俱备,新学期一开始,我们就奔赴了新的战场,俗话说“老小孩儿,老小孩儿”,这话一点儿不假,第一堂课五位学员加起来将近400岁了,但是学习的热情丝毫不亚于幼儿园的小朋友,回答问题格外踊跃,哪句话没听明白立刻举手提问,得到小星星之后高兴地像三四岁的小孩子一样。尤其是唯一的一位老大爷,鹤发童颜,走路都颤颤巍巍的,自己买了一本老年英语教材,每节课都非常认真地做笔记,下了课还主动和我们交流学习心得,令我们感佩不已。虽然半年一共上了不到二十节课,爷爷奶奶们的记忆力也实在难以跟上节奏,教学效果非常有限,但他们的认真和努力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给了我们难得的动力和成就感。前些天在微信上和G同学聊起此事,我们仍然十分感慨,感慨那段时光没有虚度,我们的付出值了。
大四上学期,毕业论文要开题了,我和同班的Y兄一起拜学院的M老师为导师,M老师属于实战派,有一家自己创立的管理咨询公司,常年担任青岛啤酒集团的营销顾问。M老师公司的正式员工很少,大部分工作都是他带的研究生或本科生一起做的。论文选题还未确定,导师就安排我们加入了他的咨询团队,我们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青岛海底世界的营销策略设计,不仅免费参观了两次青岛海底世界,还跟着导师到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平遥古城转了一圈,当然每次都是带着调研任务去的。
回来后没多久,又受青啤集团委派,到鲁南和苏北几个事业部开展咨询业务,其中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给这几个事业部的员工提供《成功学》《时间管理》《团队致胜》《企业文化》等培训课程。这些课程原本都是由导师亲自讲授的,但他实在太忙了,也想试试我们俩的专业功底,就让我们自己选题,由我们担任主讲。那段时间我对陈安之的成功学讲座非常感兴趣,就选了《成功学》和《团队致胜》两个题目,另外两门课就由Y兄主讲了。我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才刚刚二十岁出头,就敢理直气壮地给大型国企的中高层领导讲《成功学》。我并没有采用拿来主义,结合自己的理解做了一些修改和完善,还亲手做了两份自认为很完美的PPT(现在看来Low到极致),一份是《做成功的好员工》,一份是《团队致胜》。也许是遗传了身为教师的父母的基因,我一站上讲台就忘了紧张,而且台下人越多我就越兴奋。我讲的第一次课就是《做成功的好员工》,导师担心我出状况,特地坐在后面静静观看,我的课件里融入了很多学来的故事、案例和互动环节,课堂效果居然奇好,连导师都说没想到。Y兄备课没我细致,但他的口才比我强,气质也比我成熟稳重,在客户处反响也相当不错,于是直到毕业,类似的课程全都改由我俩主讲,每个月都能领到1000元实习工资,Y兄对这个数字不以为然,虽然我已经觉得相当满意了。(未完待续)
李虎,2019年6月7日于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