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对象与爱的能力

2020-02-24  本文已影响0人  罗先金_4adc

生活中常常有人抱怨自己始终得不到爱情的垂青是因为没有遇到一个合适的人。我们也经常会听到或者会说对她(他)没有感觉。诚然,爱的对象很重要,但有了合适的对象就能学会爱了吗?这就好比你学画画,难道会因为找到一个合适的模特就使你的技艺突然娴熟了吗?显然不是。当然感觉这东西也很奇妙,尤其在爱情中更是如此。爱情的发生往往是没有理由的,爱就爱了,说不上来什么原因,只是一种感觉罢了。可是我们也须知道感觉这东西来的快,去的也快,而且时常会变化。我想这类强调感觉或者常常抱怨找不到合适的对象的人恐怕对爱情的热度很有信心,但是对爱情的持久度很难有信心吧。比如我以前提到的“花心大萝卜”,他们从来也不缺乏爱的对象啊,可是他们何时真正得到爱情呢?其实,比起爱的对象,爱的能力更重要,也更能给我们以启发。爱情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情绪,所以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给予恰恰是一种爱的能力。说到给予,在这里有必要做一下澄清。很多人会把给予解释为放弃,被别人夺走什么或是做出某种牺牲,因此他们拒绝给予。还有些人认为给予是一种自我牺牲,他们认为给予的美德就是牺牲,意味着宁可忍受损失也不要体验快乐。其实,我们应该更具创造性地看待给予,给予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是通过给予,我们才能体验到我们的力量、富裕和活力,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使我们充满了快乐。拥有财富的人并不一定是富裕的人,能够给予他人的人才是真正富裕的人。有哲人说过:贫穷最可怕的不是剥夺了物质,而是剥夺了给予的能力。给予不仅包括物品、金钱等物质范畴,更重要是人类所具有的特殊范畴,比如欢乐、悲伤、兴趣、幽默、经历、知识以及阅历等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给予和分享,我们在丰富了他人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生命感和对方的生命感。我们给予并不是为了得到,但是通过给予,不可避免地会唤起对方身上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因此我们在给予的同时也使自己成为一个被给予的人,而彼此都会因为唤醒内心的生命力而充满快乐。这就是为什么快乐会传染,悲伤得以分担,知识可以博取众长,经历或阅历能够成为有用的经验...在爱情上,给予就会表现为:如果你内心没有生命力,那你就没有创造爱情的能力。如果你在爱对方,但却无法唤起对方的爱,即你的爱作为一种爱的给予无法使对方产生爱情,无法使自己变成一个被爱的人,那么你的爱情是软弱无力的,是一种不幸。当然除了给予,爱的能力至少还包括以下一些基本特质:关心。爱情是对于生命以及我们所爱之物生长的积极的关心。不仅对于对方的生活要体贴,知暖知冷,还应更多关注到对方的情绪,比如心情好坏,是否有心事,是否需要倾诉等等。如果缺乏这种积极的关心,那么这只是一种情绪而不是爱情。责任心。我们常常把责任心理解为是一种义务,是外部强加的东西。但责任心的本意是一种完全自觉的行为,是对于另一个生命表达出来或尚未表达出来的愿望的答复。有责任心意味着有能力并准备对这些愿望给予答复,对其他人负责就象对自己负责一样。尊重。尊重不是惧怕,而是有能力实事就是地正视对方和认识对方的独有个性,努力使对方成长和发展自己。我希望我爱的人应该以其自己的方式成长、发展,而不是服务于我。如果我爱她,我应该接受她本来的面目,而不是要求她成为我希望的样子,以便让我把她当作使用的对象。了解。了解是所有关心、责任心的基础,缺乏了解的关心和责任心都是盲目的,而如果不是从关心的角度去了解对方,那么这种了解也是毫无意义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