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
三毛说:“平凡简单,安于平凡,真不简单。”我们大多数人都生于平凡,平凡似乎是我们生命的底色。面对这个浩淼的世界,我们都十分脆弱,十分渺小。悲欢生死,富贵贫穷,世事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都是一些平凡事。我曾经近乎悲观地看待这个世界,觉得反正若干年后,一切也只是过眼云烟。
直到我看了《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我才明白生活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所有的苦难与奋斗都是有价值的。说起《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大家的脑子里可能会不由自主地出现这些话语:《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或者是一些像这样整整齐齐的简介。
但于我而言,《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有着独特的含义,它好似一个长者,引领着我走过曾迷茫怅惘的中学时代,伴我走进理想的大学。我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在上初中的时候,是我的父亲推荐给我的,当时的我年少轻狂,不懂事,而父亲又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每当我犯了错他不会吵我骂我,他只是会让我去读书,去思考,去自我发现。我想那时父亲让我读《平凡的世界》便是他未说出口的爱意与希望。
路遥在这本书里描绘了形形色色的人,有为生活而努力劳作的少安,有不甘平凡,内心世界丰富的少平,有抛家弃子的逛鬼,有心系人民疾苦的国家干部,有勇于追爱的少男少女。每个人都在固定的位置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书中人遇到的一切,抛去历史的背景,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共鸣。
少时初读《平凡的世界》只是懵懵懂懂的了解情节,只是叹惋于那个时代的人们艰苦的生活,为晓霞和少平超越生死的爱情而感动。然而在高中最迷茫的时候我再次打开《平凡的世界》,细细品读,又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孙少平,他出身寒微,面对生活有着毫不屈服的毅力,在学生时代,他可以咽下干涩的“黑非洲”,却从未放下过手中的书;离开校园后他是可以把肩膀勒出血痕的揽工汉,但从未忘记对人生的思考。他从未把辛苦的谋生当做一种痛苦,他反而十分热爱自己的苦难,他经历的是艰苦卓绝的人生奋斗,在苦难的磨砺中,他形成了一种对苦难的崇高感和自豪感,我羡慕他对苦难的认识,对人生的坚持。
高中的时候学习压力很大,尤其是上高三时我经常会有濒临崩溃的时刻,每当我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
在我收到师大的通知书的时候,惊讶地发现信封里装着我的暑假作业:阅享经典读后感。当我看到经典这两个字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涌现出的便是《平凡的世界》,我想所谓经典,便是真正能够打动人的。感谢《平凡的世界》,它让我不甘平凡!
有人说既然我们读过的书99%都会忘掉,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去读?我觉得最好的答案就是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若有诗书藏于内心,岁月从不败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