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情感心理谈谈情,说说爱

为什么你总是爱情里的受虐者?

2017-09-18  本文已影响322人  珊珊331

今天的来访者是一个初二的女孩,因早恋自残而被家长押过来咨询。

她长得高而壮,不算美女,一开始,头一直低着,因为并非自愿来的,所以对咨询还是有些抗拒,在感受到我的理解和接纳后,渐渐敞开心扉,分享她的情感之路。

她喜欢的那个男生,我们就暂且称为小明吧。

她嘴里的小明,不高不帅,成绩不好,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真的没有什么特别吸引的地方。

唯一特别的,是对她特别的高冷,对她爱搭不理,但她大小姐就吃这一套,开始死死地缠着对方。

可她越积极主动,小明却避之不及,越躲越远。

终于有一天,她狠下心来,删了小明所有的联系方式,决定不再卑微。

小明反而开始失落,回过头来撩她。

于是她又重燃希望,开始追逐对方,原以为能修成正果,可是,小明又开始躲藏的游戏,两人又陷入你追我躲的循环。

她很焦虑,还甚至为小明自杀过,小明也不是不喜欢她,他们也曾交往过,可她的纠缠,却让小明越躲越远。

她越说越难过,不停的问我,“为什么?”

“为什么我对他越好,他却对我越冷淡?”

“为什么他一不接我电话,我就会胡思乱想,越想越烦躁,天都要塌下来了。”

……

“为什么我总是爱情里的受虐者?”

一、

来访者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而且,还会发现,当年的小女孩即便长成了大女孩,依旧还是那个爱情里的受虐者,不断的重复当年的模式。

有人说是“命中注定”,也有人说是“鬼使神差”……

其实,我们和他人建立关系的模式,始于童年。

那时,照看者是我们的天,不仅要给我们衣食,更重要的是充分的安全感。

当然,完美的父母,是一种理想,能有一个稳定的父母已属幸运。

在我们哭笑叫闹的时候,有的父母稳定而温柔,有的父母置之不理,有的父母时好时坏,有的父母甚至大吼大叫起来。

我们为了适应环境,为了活下去,练出了自己特有的一种模式,心理学家称之为,依恋模式。

心理学家根据儿童与父母分离和重聚时的不同表现,将依恋表现分为不同的类型:

1、安全型依恋,他们能够在与妈妈的亲密与独立中保持平衡。妈妈离开,他们虽然有压力,但还是可以去玩自己的,等妈妈回来了,和妈妈依旧亲密。

2、回避型依恋,妈妈离开后,他们不哭不闹,妈妈回来了,他们也并不热情。他们喜欢独自一人玩耍,和别人并不亲近。

3、焦虑型依恋,妈妈离开后,他们会大声哭叫,紧张不安,不能独立探索环境,只有在妈妈回来后,他们才能感觉舒服些,但仍然黏着妈妈。

4、紊乱型依恋,他们和妈妈分离或重聚时情绪、行为表现混乱,没有规律。因为,同样的事情,妈妈对他会有不同的反应。有时疏离、有时亲密、有时暴躁,让他无所适从,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反应来面对。

依恋是我们最初的社会性联结,让我们通过关系逐渐走进社会化的历程。

而亲密关系,则是这种依恋模式当中的最集中的体现。

二、

这些模式的儿童,如无意外,长大后就变成了同样模式的大人,在对待亲密关系时,也会采取相应的方式。

每一型的依恋模式,都可以写一篇文章,我在这里不赘述太多,选择一些经典的片段和人物,让大家直接感受不同模式的特点。

安全型

心平气和,是的,就是这四个字。开会时,闲时,当她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一想起她,心内有种温柔的牵动,同时又有种安全感。——亦舒

这一型的人在恋爱中,会充满温情和爱意。通常不会对关系忧心忡忡。

对待恋爱中的风波,只要不是分手,都能处之泰然。可以很自如的与恋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心情,也愿意聆听恋人倾诉。

焦虑型

她自己实践了她的预言:一开头就不看好这段婚姻,觉得危机重重,于是努力地防范错误,结果越做越错,她修成正果:她一点没有猜错,这段婚姻真的不长久。真是悲剧,一直把丈夫当贼,他终于没有敢辜负她,他去做了贼。——亦舒

这一型人对恋人的情绪和行为非常敏感,常常处在不确定中,疑神疑鬼的给自己消极暗示。其实事情并非她想象的样子。

当她意识到自己的负面情绪时,又会感到懊悔。只要对方能给她足够的抚慰和安全感,就会感到很放松,心满意足。

回避型

“这十年里,我一直都在准备着你有一天会遇到更好的人,然后离开我。我为此做好了准备,甚至我连分手时如何保持优雅,以至于以后还能做朋友都设想好了。”——唐晶

这一型人认为独立、自由比亲密的恋情更加重要。其实,她也需要亲密关系,只是不愿意太过亲近,喜欢与恋人保持一点距离。

她不容易向恋人袒露心迹,这使得对方感觉有些疏远。

在恋爱中,一旦恋人表现出亲密的愿望,或者逾越了她个人自由的界限,她就会警觉起来。

她们强迫自己只依赖自己。以至于身边人常常觉得自己多余。

紊乱型

它叫圆舞,无论转到哪一方,只要跳下去,你终归会遇见我。

如果这是圆舞,为什么到头来,双方经历这么多人与事却没有与原先的舞伴离场?

也许音乐不对,也许我们听错了,也许是另一种舞,不是这个跳法,我们表错了情? ——亦舒《圆舞》

这一类型在关系里常常像贴错了门神一样,他们的行为和反应难以理解,无法估计,经常表现出具有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三类型混合特点。

对关系既抗拒又依恋,不敢轻易地进入亲密关系,但是一但建立起亲密关系就会紧紧抓住对方不肯放手。

三、

“那不安全的依恋模式会是一辈子吗?”

不安全的依恋模式是可以在亲密关系当中疗愈的。

安全型,是最好的药。安全型的伴侣,包容而稳定,能让对方慢慢的去回到最初的原点,去安抚好当初那个焦虑的孩子。

只是,在现实生活当中,非安全型却常常不喜欢安全型,都知道安全型好,可当事人不要,旁人徒呼赫赫。

因为,当她和自我的连接不够的时候,常常需要更多的刺激才能感受到自己的情绪,会觉得安全型人太稳定、太无趣、太平淡、太乏味,觉得自己没有燃烧过……反而很容易被一些能带来强烈感受和刺激的异性所吸引。

比如,焦虑型和回避型的就特别容易相互吸引,这个来访者和小明的关系,就是典型。

焦虑型的人碰上回避型的人会变得更焦虑,同时,焦虑型的人也会让回避型的人变得更回避。

旁人看着都累,可是当事人乐此不疲。

非安全型的人总是会下意识地寻找、吸引到那些会让他们重复体验到若即若离的不安全感的人。

让他们作出选择的,并非理性,而是惯性。

于是,他们的恋爱经历就像 “命中注定” 一样,遇到类似的人,重复类似的模式,周而复始……

这种命中注定,是我们的潜意识选择的。这种吸引无法用理性抗拒,只有想想如何去面对。

当你觉察到了自己的模式,这一切才会发生改变。

我们无法改变对方,只能调整自己。

学着好好说话,试着让自己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试着拥抱自己、试着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试着去包容对方,为对方着想……

就这样,不断重复,你学会了在自己与自己之间,自己与他人之间,营造一种舒适而有效的关系,不被自己的固有模式拖着走。

不安全型的人可以试着用安全型人的思维模式去思考。

在快发生矛盾的时候,想一想,如果是安全型的人,会怎么想、怎么做?

装得久了,就成了真的。

其实,世上哪有什么完美的关系?

只是,我们愿意为对方改变,逐渐磨合出合适的样子。

附录:

如果感兴趣,可以测测你的依恋模式

在比较符合你情况的选项下画勾:

A 组依恋风格描述

1. 我常常担心我的伴侣不再爱我。

2. 我害怕别人一旦了解真正的我,就会嫌弃我。

3. 我一不恋爱就感觉焦虑,生活像缺了什么似的。

4. 当伴侣不和我在一起时,我就担心他是不是看上了别人。

5. 向伴侣倾诉内心感受时,我担心对方发现我不好的一面。

6. 我经常为恋爱思绪不宁。

7. 我很快就对伴侣产生依赖感。

8. 我对伴侣的情绪变化很敏感。

9. 我担心如果现在的伴侣离开我,我再也找不到爱我的人。

10. 如果和恋人发生冲突,我有时会不假思索地说一些话,做一些事,言行偏激,过后又懊悔。

11. 我担心自己没有魅力。

12. 如果我发现喜欢的人不喜欢我,而喜欢别人,我会感到万分难过。

13. 如果我的伴侣表现有些冷淡疏远,我会怀疑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

14. 如果我的伴侣想和我分手,我会用尽一切办法,让他知道放弃我是他的错(给对方施加心理压力)。

B 组依恋风格描述

1. 我容易和伴侣接近。

2. 依赖伴侣使我感到安心。

3. 我对自己的恋情基本满意。

4. 我在恋爱中感到没有什么压力。

5. 我很容易和伴侣沟通自己的需要和想法。

6. 我相信大多数人本质上都是诚实可靠的。

7. 我可以安心地与伴侣分享思想和感受。

8. 即使与伴侣发生争吵,我也不会全盘否定我们的感情。

9. 我的情感生活波澜不惊,以至于别人有时候认为我有些无趣。

10. 和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我也能心平气和地表达。

11. 如果我发现喜欢的人不喜欢我,而喜欢别人,内心不会受到很大折磨。我也许会感觉有些吃醋,不过很快这种感觉就过去了。

12. 如果我的伴侣表现有些冷淡疏远,我会想一想原因是什么,然而我知道他的表现也许不是因为我。

13. 如果交往了几个月的伴侣想和我分手,我一开始会感到受伤,但是也能够较快恢复

14. 我可以和前任继续做普通朋友,毕竟我们有许多共同点。

C 组依恋风格描述

1. 我发现我分手后心情很快就平静下来。我很惊讶自己能够这么快忘记一个人。

2. 看到伴侣伤心的时候,我感觉很难给他情感上的支持。

3. 对我来说,独立比恋情更重要。

4. 我不愿意和伴侣分享内心深处的感受。

5. 我发现自己很难全身心依靠伴侣。

6. 有时候,我会冒出一些无名火,让伴侣感到不知所措。

7. 跟稳定的恋爱相比,我更喜欢不用承担责任的性爱

8. 当伴侣与我过分亲近的时候,我会感到不安。

9. 我的伴侣常常希望我更亲近一些,但是我不想那么亲近。

10. 和伴侣分开的时候,我会想念;在一起的时候,我却想逃离。

11. 我讨厌被人依靠的感觉。

12. 如果我发现喜欢的人不喜欢我,而喜欢别人,我感到如释重负。这意味着他不会缠着我不放。

13. 如果我的伴侣表现有些冷淡疏远,我会感觉无动于衷,甚至如释重负。

14. 在如愿以偿地和追慕已久的人在一起之后,我感觉兴味索然。

改编自弗雷利、沃勒和布伦南2000 年发表的《修订版亲密关系问卷》。

现在统计一下你的各组画勾数目:

在A 组依恋风格描述下画勾的总数:

在B 组依恋风格描述下画勾的总数:

在C 组依恋风格描述下画勾的总数:

统计完毕A、B、C 各项的总数之后,数目最多的那一项表明你的依恋风格。

A 项最多,说明你是焦虑型依恋风格;

B 项最多,说明你是安全型依恋风格;

C 项最多,则说明你属于回避型依恋风格。

每项达到8条就是你典型的依附类型,大多人都是混合型的,有焦虑也有回避也会有安全,用来了解自己在特定时间是什么样类型的偏向。

测试,只是让我们对自己的模式有一些觉察,仅供参考,并非定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