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而择,随心而动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也有选择的自由,是跟随内心的选择还是世俗的选择?
选择
前几日,师弟来上海考试,我有些惊讶,之前知道他打算签约南京一家生物公司,但现在却又回上海来考事业编了。于是,我好奇地问他为啥做出了这样一个选择和改变?
师弟:“那天上午在南京的一家酒店,本来所有的手续都办好了,什么工资福利,体检都弄好了,可是就当我要签下三方的那一刻,我犹豫了,感觉自己签了字就像签了卖身契一样,此后几年都要卖给这家公司了。不知道什么感觉,突然一下就后悔了,然后我就猛的一下拒绝了他们,跑出酒店,叫了辆出租车,跑了。”
我:“怎么搞的像演电影一样,这么戏剧性,那公司招聘人员不是要骂街了?”
师弟:“骂不骂街我管不了,但在出租车上,我的心情却异常的轻松,平常不怎么和出租车师傅聊天我,那天话却特多,和师傅聊了一路。”
“其实我想了想,我们生物医药行业门槛很高,公司里面项目基本上都是博士在负责,而我们硕士在里面也就是做做实验,很难有大的发展,与其这样,不如考个事业单位,有更多空闲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我:“哦,.......”
签合同在后面的聊天中,我才知道,其实他做下这个决定也并非冲动,而是内心有不甘,有犹豫,只是在那个档口有了更强烈的触动和感觉,于是才会有了这样看似“疯狂而又鲁莽”行为。他说其实他有分析过自己的一些性格特点和优劣势,对于报考的那家单位今年上半年也有过接触和了解,整体感觉也挺好,只是自己一直在公司和事业单位之间犹豫,没有完全定下来。而当要签三方的一刻,才突然明白了自己内心的真正的选择。
听完他的讲述,我笑了,为他能够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而感到高兴,感到欣慰。
想起前段时间看到一篇公号推文,NOI金牌获得者,清华大学姚班毕业研究生,放弃Google高薪工作,选择去二本院校教书。文章一出,在科研圈引起了很多热议。NOI是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参赛选手比90%软件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水平都要高,而他拿了金牌。姚班则是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姚期智院士创办,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跑拔尖创新计算机科学人才,2018年清华姚班取代麻省理工成为全球计算机科学专业的NO.1。
清华姚班
面对如此优秀的人才却只去了个普通二本院校教书,文章的评论区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浪费国家教育资源,有人说他浪费自己的才华,有人表示惋惜,也有人表示理解和尊重,......
他说不喜欢科研,所以选择离开,只想做一个普通人,过平凡的生活。不想把自己框定在世俗成功的标准里。
面对这种大众看来“另类”的选择,我却不禁为他点赞,在如此巨大的光环下,依然能走出聚光灯绚丽的舞台,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别人看着成功”的方式,我想做出这样的选择需要勇气的,这样的行为也是一种勇敢,一种敢于直面真实自我的勇敢。
然而,我发现身边似乎有更多的相反例子,本科毕业时还有很多想法和点子,敢想敢干,而很多人研究生毕业之后反而蹑手蹑脚了,不敢去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了,只是迫于生活而去选择一份工作,而很少考虑自己对于这份工作是否热爱,是否真心喜欢,或许是考虑到有太多的沉没成本在里面,投入了太多的时间,精力,所以畏惧了,退却了,似乎这几年的读书深造成了前进路上的阻碍。
但我认为我们读书的意义,是在于让我们有选择的权利,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能够有勇气,有底气去拒绝,去说“NO”。
正如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所言“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比名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亲爱的安德烈
愿你我都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遵循自己内心的选择,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