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改变00289:李小龙的背后是对自我极大的觉醒与践行
李小龙说,人最难的就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按照自己的内心状态去生活,极大的挖掘使用我们内心的创造力;
表面上我们知道的是李小龙是个武术家,是个演员,但这些只是它的外在呈现,他自己对自己的定义是生活的艺术家,他要通过生活把自己活出极致,追求自我内心状态的圆满;
这是李小龙在《生活的艺术家》中自我剖析的人生自白;
或者说,也是因为他首先在不断的对自我内心的持续追求,向内的探索带给他外在的爆发力;在书中他也提到了人生的三种状态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乱拳打死老师傅的状态,没有招数,但是完全依靠本能;第二个阶段,学习各种技巧招数,在实战中他会有很好的招数使用,但是并不能做到随心而动,反应就慢;第三个阶段,就是内心与招数的极致融合,做到心到手到的最佳状态;
为什么他的出拳速度如此之快,快到让对手都没有看清楚他的出招就结束了?
因为他是用心,心是什么,如同我们的意念,比如想到北京,立即大脑就会出现北京的场景,就如同我们人一下子就飞到了天安门广场一样的迅速;
当他把自己的动作训练到跟内心的意念无缝衔接时,那么他的速度就会快到让我看不见了;一方面是要对动作进行极致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在实战中能够让心静下来,能够让手与心实现极致的完美融合;
实战中,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心态波动,对手也会刻意制造各种刺激来扰乱我们的心态,心态失衡了,动作就会变形,也就容易失败了;
不仅仅是李小龙的武术训练如此,其他各个行业的人训练到顶级水平也都是如此;比如运动员,比如键盘速记员,比如游戏玩家,比如赛车手,比如技术工人;
所以要想达到这样的层次,一是外在的训练,其次是对大脑和心态的打磨;
为了打磨自己的心态,李小龙从哲学中寻找灵感,无论是东方的哲学智慧,还是西方的哲学,他通过冥想、写作、给朋友写信等各种方式来倾听自己的内心;
倾听内心这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跟随自己内心的感觉去做事,这样才能真正的慢慢活出自己的状态;
再插个小话题,上周出差几天,我就发现连续的见人,每天各种满满的社交,我自己突然不太适应,因为这些都是视线向外的,大量的信息输入进来,而我却没有时间去自我消化,就更加有点乱;
其次,我发现大部分人在遇到问题遇到困难时,总是习惯性的向外求,他会我你怎么看这件事,你会怎么做,我们习惯性的总是向外求,很少有勇气很少愿意花更多的时间自我思考、自我下功夫,这是我们很多人不能实现极大成长与突破的核心关键;
无论我们学习了多少,如果我们只是跟着外部去学,这只是解决了战术的问题,真正的战略问题还是在我们自己身上;
“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还是过不好这一生?”之前解读过这个现象,今天再补充一个分析要素,读书是个信息收集的过程,到我们大脑的真正改变还有着十万八千里路,内部的消化,行动的实践反馈,反复的实践行动,大脑与内心的接纳并成为我们的一部分,这才会带来真正的改变;
最难的就是我们读了很多书,但是能够让我们的大脑与内心接纳并愿意与之融合的几乎很少,一是需要花足够的时间检验,另一个是人的大脑与内心改变是极其难的;
当我们没有深入内心觉察时,我们只是感觉不对,行动上就是很慢很拖拉,但就是找不到破局的方向,问题的根源还是在心上,要深入了解我们的心,知道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然后才能找到对的路径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