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文章 优秀是一种习惯书与书评每天写1000字

让自己无可替代——《你在为谁读书》

2016-04-23  本文已影响45人  缦华缨

席勒说:“商业文明之中,人人竞相逐利,变得庸俗粗野,再没有一点儿神性。‘需要’统治了一切,沉沦的人类都降服于它那残暴的轭下。‘有用’是这个时代崇拜的偶像,一切力量都要侍奉它,一切才智都要尊崇它。”

罗素说:“空虚、无力,成了这个时代的通病,有时候为了摆脱这种感觉,就去寻找刺激,纵欲、吸毒、酗酒、疯狂消费,盲目攀比,然而梦醒之后,空虚感依然像蛇一样盘踞于心。“

随着商业的发展,分工的日渐精细,社会变成了一种精巧的钟表机械,其中由无数众多的但是都无生命的部分组成一种机械生活的整体,永远束缚在整体中一个孤零零的断片上,人也就把自己变成一个断片了,他不是把人性印刻到他的自然上去,而是变成他的职业和专门知识的一种标志。人类失去了自由,失去了灵魂,变成了空心人。

活了二十多年,才慢慢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从学生成为职场人,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的是什么,只是按着大部分人的模式去走,毕业工作,挣钱养家。一路走来,忘记了初心是什么。

记忆中,没有人告诉过我们应该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是都在说,毕业了,找到工作了,找个人结婚,生孩子,养孩子,退休,等死,人生的意义似乎只在于你有多少钱,而不在生命的过程中你得到了什么。

说吧,那些让你烦心的事情,却是你不得不去做的事情,上司的为难与压榨,父母的年迈,孩子的渴求,都是你要面对的东西,有时候,会觉得难以呼吸,整个人像是被遗留在岸上的鱼仔,无法进退,临死之际,才想起当初的心愿不过是希望此生过得开心一些。

记忆中上一次开心大笑已经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都需要负责,不知道无心说出的一句话会不会变成伤害别人的利器。

记忆中,每天都是繁忙与杂乱,工作、生活、学习无法平衡,无法舍弃,可人终究没有三头六臂,无法面面俱到,到了最后,得到的真的是需要的吗,舍弃的真的对自己无用吗?

慢慢才意识到:在自己的一生中,自己才是无可替代的。不管怎么换位思考,自己才是生活的主题,别人的生活有再多的绚丽,也是别人的,自己的生活中,哪怕有一丝不开心,也是自己的。

让自己无可替代,是自己生命的主打,我们没有必要为了谁而存在,也没有必要为了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去纠结。

每个人都需要自由,但生活从什么时候已经没有了自由,面对巨大的信息浪潮,我们没有选择信息的能力,而是跟风炒作,能追一波是一波,似乎没有跟上这一次热点,就成了名副其实的low逼,可是那些热点,跟我们真的有关系吗?我们真的需要去关注吗?我们不知道真的是low吗?

我想不是,我们需要有自己的选择,需要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被打扰的生活态度,我们需要愉悦的是自己,不是别人。

说吧,承认吧,让自己无可替代才是生活的意义。浮躁的社会我们是没有办法去改变的,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内心,让自己慢慢静下来,让灵魂回到本体,让人成为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