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杀戮还要残忍的,是放弃自己的信仰和文化
翻看去年看完小说《雾都孤儿》的读书笔记,发现当时的一些感悟仍然与当下的社会事件契合。
《雾都孤儿》主人公小奥列弗是个孤儿,出生便失去了父母,后被济贫院收留,本来济贫院应该是救济穷人,给贫穷人的生活带来生存希望的,但它却成了奥列弗前半生悲惨命运的开端。在这所所谓的济贫院里,饥饿、虐待、疾病如同毒蛇紧紧地缠绕着奥列弗以及这里所有的孤儿们,死神随时可能夺去他们幼小孱弱的生命。但讽刺的社会现实是,最为悲惨的死亡对于济贫院里的教士来说却是喜事一桩。侵吞孤儿的口粮以中饱私囊,甚至是颁布减少粮食供应的规定,加速孤儿们因饥饿死亡的速度,同时干瘪的尸体也减少了棺材的用料。
到底是金钱利益诱使教士们从孤儿保护神的角色转变成了刽子手,还是良知泯灭的恶劣本性在作祟。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但似乎人性并未伴随百年历史的迁移而发生改变,丑陋的社会现实依旧存在。
2017年引起社会关注的豫章书院事件,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甚至吃惊的,不是父母狠心把自己的孩子送进豫章书院,而是书院里的那些“老师”对孩子们作出的狠毒行为。打戒尺、打“龙鞭”、关禁闭等等这些打着教导学生“改邪归正”的美名实则是对孩子实施“暴行”。我始终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这些所谓的“老师”能够对这些连歹念都没有的孩子下得了毒手,一种近乎于只要没打死就没要紧的“教导行为”。
我有那种并不是人人都善良的观念,但起码的作为人的良知应该是必备的呀。那么即使豫章书院的老师们没有作为教育者的正确育人方法,但他们生而为人的起码的良知难道都泯灭了吗?还是他们的本性就是恶劣的?拿年轻的生命当儿戏,作虚假宣传,欺骗那些为青春期的“问题少年”操碎心的父母的血汗钱。
恶劣的生活环境,“粗茶淡饭”式的饮食、接受落后的思想文化。以这样的教育去消磨尽少年们的年轻气盛,让风华正茂的少年们加速向无欲无求的中老年思想迈进。豫章书院式的“毒药”教育,迫使少年们不得不为了活着出去而屈服。那么,豫章书院教育真的毫无作用吗?我想作用是有的,只要进去的少年们还能活着出来,那么他们的父母确实能够看见他们希望孩子“安分守己”的样子。如果那个对于世界无欲无求,对生活失去了热情的麻木少年是父母们眼中理想的孩子,那么我承认豫章书院也不是一无是处。
柴静采访孩子父母
今年引起热议的另一起事件——杨永信电击,用电击方式使他们产生肉体上的痛苦,进而同样采用给少年们灌输落后的思想文化,心灵和肉体的双重折磨迫使这些青春期的孩子们承认自己是“坏孩子、坏学生”,迫使他们放弃对未来的憧憬和无厘头想象。
一位接受过杨永信电击疗法的少年对记者说了这么一句话:“我已经在这了,只要表现好就能出去,出去了我就没有这个爸爸了”。少年的话语中透露出了无奈、失望和绝望。
《雾都孤儿》中的盗贼费金对于刚入“职场”的小贼们一律采用“先是通过幽闭改变他们的思想,让他觉得跟任何人交往都比待在如此沉闷的地方独自愁思苦想强,现在又往他的心灵里一滴滴注入毒液,企图染黑他的心,令其永远改变颜色。”从人的意识里入手,让他们在头脑里形成“我是贼”的意识比用武力屈打成贼的效果来得更为有效。
的确,“比杀戮还要残忍的,是放弃自己的信仰和文化”。
作为一位乐观的作家,狄更斯在小说里刻意构思完美的结局,所以邪不胜正的情节也让作为读者的我为小奥列弗的命运感到了些许舒心。小说取材于现实,但现实却比小说残酷。黑暗仍旧顽固的存在。
狄更斯想通过 《雾都孤儿》告诉我们:
尽管污泥遍布、浊水横流,世上仍不乏善良之人,终究邪不压正,教导人们生而为人,务必善良。
但愿现实也能是邪不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