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意义不如给指导

2020-06-11  本文已影响0人  故事妈妈贝壳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孩子放学后在外面玩了会回到家,姥爷和姥娘叮嘱要赶紧洗澡,一会又叮嘱赶紧吃饭。而孩子只想坐那里听听故事,发发楞。

于是,跟孩子讲,我们回家前说好的,怎么能不遵守约定。一会又讲,出汗后不洗澡,会怎样怎样,对皮肤不好。孩子焦躁到假装听不见,我想插话又被堵,说我不跟他们保持一致。

孩子很生气,又不知该干什么。大道理讲那么多,对她而言都是唠叨。

爸爸回家给孩子还布置了题。这么多件事,孩子更愁了。还好爸爸用了引导的方法,问孩子:“这么多件事,你想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排排序。”

就这样一句开放式,不是命令也不是要求的话,孩子瞬间平静下来,她说想先做题。

情绪平静下来,终于从选择性耳聋的状态解脱出来,孩子立马有了精神。接下来,一个快乐的、兴致高昂的孩子,做什么都不成问题。

孩子需要信任,给孩子一点引导和启发,就能开启孩子主动的开关。多问问孩子怎么想的,而不是只说自己的大道理。家长是永远占据道理的一方,世上有太多的道理讲也讲不完。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听了那么多道理,也不一定过得好一生。知道很多道理的家长们,就一定过得很好吗?

通过实践,才能检验道理,感受真理。家长多给予孩子开放性的指导,孩子自己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样说听起来很不靠谱,孩子这么小,懂什么呢?

从小事做起,孩子会处理自己的内务,会帮助家里做家务,会帮忙照看弟弟妹妹,会搭把手做饭,还会制作逛街购物的清单……

在大人们看起来繁琐无聊的日常事物,在他们眼里就像游戏,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做些事,获得家长的信任。

孩子目前接触不到多么重要的选择,但是日常点滴的实践,能给予孩子信心,教会孩子处理事物的方法。仔细想想,我们面对工作事务时,不也需要排排先后顺序吗?

反思我们团队的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讲一遍就可以了,怎么做才是关键。只有做,才能收获经验,经验再来指导进一步的实践。道理讲得多,大家听得烦,看不到结果,同样迷茫乏力。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话:劝服别人时要谈利益,不要空讲道理。道理是空的,利益是实在的,谈判的时候要谨记这句话。也要带好团队,通过实践干出业绩,才能真正得到利益。利益会说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