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淡勿咸

2024-01-29  本文已影响0人  乐健君

这是第几次做咸食(我的第二故乡——内蒙古赤峰地区的乡亲们,对加了蔬菜的鸡蛋饼一种独特的称谓),还真记不清了。

该说不说,2024年刚刚开板儿的这第一顿咸食,比之前的任何一次烙得都要更成功一些。

对完美“咸食”的理解,北方人,一定会各执一词。

据我所知,被绝大多数北方人喜欢的“咸食”,南方人是不怎么吃的。

自然而然,在南方人的餐桌上,“咸食”出镜的频率,也不可能太高。

依我对完美“咸食”的理解,大致应该是这个样子:大小薄厚匀称、火候恰到好处、味道中规中举。

如果让我说得再具体一点儿,不外乎就是,外观不糊不碎,内容不生保熟,口头必须清淡。

仅此而已。

对了,我们家无论做什么吃食,“宁淡勿咸”是底线。

盐在罐子里,只要老老实实地呆着就好。

菜里放多少盐,倒是其次。但是,盐罐儿里没有盐,肯定不行。

库存还得充足。

这不,前段时间,小日本明目张胆地往大海里排放核污水之后,户主又安排我,备了点货。

前几天,我对户主储存盐的角落,不经意间扫过一眼。

多了没有,十年八年我们家都不用再担心没有咸盐吃,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在“口淡”这个问题上,我们俩人可是出奇地一致。

该说不说,结婚之后,户主在改造我其他的方面,虽说用心良苦,但收效甚微。

可是,在日常饮食中,她对少盐少糖这条红线顽强地坚守,对我的改造,绝对属于革命性的。

无论我们俩谁在厨房里,掌控大马勺,其它都可以自由发挥,唯有油盐,掌握起来很是步调一致。

用四个字——“点到为止”来概括,恰如其分。

醒过腔儿的人,如今都追求起来那些五花八门的调料,其“配料表”要如何干净。

可在我们家的小厨房里,想要见那些调料一面,都难。

别人家做菜时必须要用到的“灵魂”,比如味精、鸡精;比如白糖、红糖;比如桂皮,香叶,诸如此类。

早已经被我家户主,统统“请”出了厨房。

这次,我是第一次自己上手做咸食。

昨天晚上,心里还皮勒扑楞打着鼓呢。

为打个漂亮仗,头几天,我就卯足劲儿,做了不少功课。

不过,这次我做功课的方式,与以往相比,大有不同。

操起电话,东打听打听,西讨教讨教,这种方式,方便是方便。

也省事儿。

但总给电话那头的发小,和被问及到的哥们姐们留下“话把儿”。

当然,人家会毫无保留不厌其烦地教咱。可是,谁又能保证他们心里不会暗暗念叨咱“啥也不是”呢?

第一次吃“咸食”,是在女儿出嫁的头一天。

那天,按照我和户主的分工,我早早地就赶到了早在好几个月之前,就预定好的饭店。

把用餐的人数和用餐标准,跟饭店做了敲定。

回到家里的时候,专程为了女儿的婚礼,从内蒙赶过来助威的舅妈,在厨房里施展了一把自己做咸食的绝技。

在我的印象里,人家多说也就用了十几分钟的功夫儿,便把满满一大盘子颜色金黄,口感又香又软的“咸食”端了上来。

这多少让我这个在吃的方面,“没什么见识”的人,有些惊讶。

找个机会一试身手的念头,从那天开始,算是在我心里种下种子了。

求人不如求己,尽管那个小某书上,每一段教程,也都各有说辞。

但毕竟也让咱有了参照。

2024年刚刚开始的这一次上手,没弄砸锅,我很欣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