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爱的历史故事和人物

日本大和文化精神美学缔造者之一冈仓天心的人生素描

2020-02-01  本文已影响0人  李廿
文化侵略者

【冈仓天心人物介绍】

冈仓天心先生(1863年2月14日-1913年9月2日),日本明治时期(1868~1968)著名的美术家,美术评论家,美术教育家,思想家。

冈仓天心是日本近代文明启蒙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同是对日本近代文明有过重要贡献的福泽谕吉认为日本应该“脱亚入欧”,而冈仓天心则提倡“现在正是东方的精神观念深入西方的时候”,强调亚洲价值观对世界进步作出贡献。

冈仓天心终生致力于美术事业,他不仅是日本现代美术的开拓者和指导者,而且是东方文化的鼓动家和宣传家。他宣传东方文化艺术的优越性,强调日本文化艺术的重要性,首创的“亚洲一体说”使他作为国粹派理想主义者而闻名于世界。

【冈仓天心人物生平】

1863年生于神奈川县横滨的一个藩士家庭,幼名角三,后更名觉三,中年号天心。从小除了学习汉学,还在7岁时进入外国人开办的英语学校学习英语。

16岁时,冈仓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成为东京帝国大学首届学生。在这里他与充分肯定日本文化的美国人Ernest Francisco Fenollosa相遇,成为芬诺洛萨的助手,致力于拯救日本的艺术品和日本文化。

1880年冈仓天心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以后在文部省从事美术教育和古代美术保护工作。扶持狩野芳崖、桥本雅邦的创新活动。在全盘欧化的潮流中,冈仓天心主张保护和发展日本的传统美术,试图立足于狩野派绘画,兼取各派,并采用西方绘画写实手法,创造新日本画。

1886-1887年,他与芬诺洛萨一起,作为美术调查委员去欧洲和美国考察。回国后,致力于东京美术学校的创设,同时创办美术刊物《国华》。该校于1889年正式创立。1890年,担任东京美术学校第二任校长,兼任帝国博物馆理事、美术部长等职。

1891年当选为日本青年绘画协会会长。

从1893年起,他多次去中国、印度考察,加深了对东方文化的认识。这是冈仓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当时该校的美术教育在日本颇为有名,培育了一大批美术家,如横山大观、下村观山、菱田春草等人。

1898年,受到校内人士排斥,被迫辞职。此后与一同辞职的横山等人创立了日本美术院。当选为评议长,领导新日本画运动。这个团体随着冈仓的创作能力下降而沉寂过一段时期,在其死后,由横山等人重新发展,获得了成功。

1904年,根据Fenollosa的推荐,来到波士顿美术馆的中国·日本美术部工作。此后为了帮助该馆收集美术品,奔波于日美之间。此外也经常在茨城县的美术室工作。该美术室日后成为茨城大学五浦美术文化研究所的所在。

1910年,冈仓成为波士顿美术馆中国·日本美术部部长。

1912年,将从中国收购的赵佶摹本的《捣练图》卷横卷无偿捐献给该馆。

【冈山天心的主要思想及著作】

在晚年,冈仓多次前往印度和中国游历,在美国写出《东洋的理想》、《日本的觉醒》、《说茶》等著作,向西方宣传东方、尤其是日本的文化。

在《东洋的理想》开篇,冈仓写道:“亚洲是一体的。虽然,喜马拉雅山脉把两个强大的文明,即具有孔子的集体主义的中国文明与具有佛陀的个人主义的印度文明相隔开,但是,那道雪山的屏障,却一刻也没能阻隔亚洲民族那种追求‘终极普遍性’的爱的扩展。正是这种爱,是所有亚洲民族共通的思想遗产,使他们创造出了世界所有重要的宗教。……阿拉伯的骑士道,波斯的诗歌,中国的伦理,印度的思想,它们都分别一一述说着古代亚洲的和平。”冈仓将亚洲的文明抽象为“爱与和平”,认为近代西方文明与东方的这种传统相比,尽管物质强盛,却将人变成“机械的习性的奴隶”,认为西方的自由只存在于物质上的竞争中,而不是人性的自由。

英文版

【茶之书】

2020年春天,我在故乡的晨光里细细捧读冈仓天心的《茶之书》,“茶书”英文写成1906年在美国出版。

日本所谓的“茶道”,有识者皆以为是南宋径山寺茶道的延续。但真正形成统绪,当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日本战国时代的村田珠光与武野绍鸥,两人大约可谓日本茶道的一宗一祖。稍后于二人的千利休,则将茶道引领至于巅峰,成为古今一脉茶道正统的大宗师级人物。其后流派日繁,多不能出其外。而冈仓天心这本《茶之书》的结尾,就是以千利休被丰臣秀吉处死前举行最后一次茶会,而后从容赴死的故事为完美终局的。谱写了一曲茶道的“广陵散”。一如嵇康的临刑顾日影而弹琴,这使我想起中国魏晋时代许多关于“琴道”和风度的故事。千利休是一定读过汉籍《世说新语》中“竹林七贤”的故事的,但可堪生死以之,以生命完成的艺术,不是人人可以效仿的。他为日本茶人塑造出的一番气度风神,才真正奠定了茶可谓之道的基础。了然生死,不忧不惧,可眷恋者唯有艺术,却也不为所执。禅宗之前,禅宗之后,嵇康与千利休欣然赴死的动人姿态,演绎的是同一曲最高昂的艺术之歌。

在这里,冈山借千力休的死,完成了大和文化从中国母体文化的脱胎换骨的蜕变,并向世界宣布它的文化独立!

道不可说

冈仓天心将亚洲文明视为一体,但是他认为日本应当承担“兴亚”的使命,甚至以战争实现。他的思想是后来的“大东合邦论”以及以“兴亚”为名、以侵略为实的政策的重要源流。

今天我们之于日本的认知,几乎走入一种奇特的境地。一方面是两国之间复杂的民族情感纠葛难以撇清,反而阻碍我们深入接触的可能;另一方面,作为亚洲文化传统的策源地,我们也从来没有觉得有必要去认真审视蕞尔小国的文化。其结果,原是一衣带水的邻邦,秉承同一文化血脉的东方国度,却不断去借镜于西方视角。实际情况可能远较此为复杂。

进入全球一体化,趋同化的今天。东方文化已经被西方文明所淹没殆尽。一切异己文化在全球流行趋势之下都溃不成军,东方悄悄地丢盔卸甲,加入了“全球”阵营。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之后,才迎来了“和风”的悄悄回流,日本人渐渐重新晓得了这些老气过时的传统才是安置心灵之道。

素朴的生活传统,往往才是流行与时尚的原点。那些流淌着生活美学的泉源,就隐藏在人们深层的记忆里。而一种文化,以及文化传统,正是贮藏这些根性记忆的容器。密钥,就藏在一代代人的意识深处,期待有一天宝藏重新被开掘。

未完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