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兽怪鸟:《山海经(南山经)》之狌狌篇

2020-11-13  本文已影响0人  书诉

一、狌狌的出处

狌狌出自《山海经》开篇之作《南山经》:

南山经之首曰䧿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丽麂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意思是说招摇山上有种“异兽”,形状像猴子,耳朵为白色,它有时匍匐爬行,有时也能像人一样直立行走,人若吃了他的肉,就可以行走如飞。

好家伙,读起来这么费劲,说的不就是猩猩嘛,换个词语,大家不就瞬间一目了然了,按照文中说法,那么它应该长这样(图1)。

图1

但毕竟是古著,我们不能站在现在的时空去思考当时的问题,而是要站在写出这段话的那个时代去思考这个问题。于是乎,我们就不得不谈谈《山海经》的起源了。

《山海经》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经典著作之一,与《易经》和《黄帝内经》并成为“上古三大奇书”。

至于它的原作者、成书经过、问世年份以及它的演变,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纭。但按照比较权威的说法,旧传《山海经》为夏时的大禹、伯益所作。

夏朝(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年代久远,历史知识匮乏的我不得不上网搜了一下,我们的大禹哥长这样(图2)。

图2

看完这图,我长舒了一口气,万幸那个时代的大禹哥已经是“人模人样”了,担心揣测,追查探究,万一兜兜转转一大圈,最后发现,此“狌狌”说的就是老祖宗自己那就不好了。

因此,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排除此狌狌乃类人猿的推测。

二、不同版本的狌狌

作为一本贯穿华夏文明上下四五千年的“老古董“,必然是经过各个时代,各式各样不同人的揣测推敲。

因而,《山海经》在流传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版本,虽然总体相差不大,但在细微之处还是会有差别。

而狌狌此等异兽,现在大多数人已经确定,这就是猩猩本猩了。

根据不同的版本,狌狌大致可分为三种形状:其一为猴形,其二为人面猪身形,其三为人形披兽毛。

1、猴形

图3 蒋应镐(明) 图4 汪绂(清)

按《山海经(南山经)》原文来说,其状如禺,这里的禺说的就是一种猿类动物,形式猕猴,赤目长尾。因此,蒋汪二人所绘并不假,只是这与我们脑海所想有所出入罢了。

2、人面猪身形

《山海经(海内南经)》中,就有相关描述:

狌狌知人名,其为兽如豕而人面,在舜葬西。

意思是狌狌能知道人的姓名,它的形状像猪,却长着人的面孔,生活在帝舜墓地的西面,所以,它应该长这样(图5、图6)。

图5 蒋应镐(明) 图6 成或因(清)

《山海经》果然没让我失望,但人猪相结合的模样,暂时让我没法接受。

3、人形披兽毛

图7 胡文焕(明) 图8 成或因(清)

此二图还是没有脱离“人”或者“猴”的模样,但不管怎样,狌狌必定与猩猩形状相似。

三、狌狌的真实面容

据考查,山海经的第一山——招摇山,说的应该就是位于广西桂林兴安县的猫儿山,华南第一高峰。而文中所说的丽麂之水,说的应该就是西南流经桂林的漓江。

再结合猩猩的生活习性,以及它的样貌特点,我们大致可以确定,这里的狌狌,说的应该是滇金丝猴,长这样(图9)。

图9 滇金丝猴

滇金丝猴,中文标准名称应该是云南仰鼻猴,栖息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暗针叶林带,主食为松萝针叶树的嫩叶和越冬的花苞及叶芽苞。

它仅分布在中国川滇藏三省区交界处,喜马拉雅山南缘横断山系的云岭山脉当中,澜沧江和金沙江之间一个狭小地域 。

到此,真相大白!

注:上述内容与君掌握有所出入者,以君为准O.O。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