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寻梅
文/龙秀
盆景园一场春雨洗礼了阒静的艽野,雨后的大自然氤氲出一份鲜活的灵动,竹木葱茏,山峦叠翠,云兴霞蔚。天蓝了,草乐了,庄稼欢了,嫩芽笑了。
而此时的我,恍然间心生些许忧悒,因前几日与友人相约去伊芦山赏梅。3月下旬正是梅花最后的花期,不曾想,这场雨,一点面子都不给,毫不留情的下了一天一夜,不怜花瓣的阴柔,不惜梅期的短暂,更不懂我的心思。昨夜,那怒放的梅花,是否会在这场风雨中凋零?
然,人间又岂有十全之事,难免会留下美中不足的遗憾,人亦如此,天亦如此。无论梅花的盛与衰,我自当前往,伴她们一起共荣同殇。这么一想,心也就释然了,带上愉悦和友人踏青寻梅而去。
据我以前对伊芦山的了解,只是一个普通乡村里的一座小小的海隅荒山,山上除了树木,就只有几处岩石上古人名家留下的墨迹。
自从灌云政府围绕“伊山伊水伊甸园,真情真爱真灌云”的主题,打造旅游新环境。伊芦山的旧貌便换了新颜,把素面的脸庞,添上了胭脂花粉。
伊芦山距今已有二十亿年的历史,属泰山支脉。传说商代第一贤相,大政治家,中国汤药之祖伊尹,晚年就归隐于此。他结茅为芦,帮助乡民们发展生产。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他隐居的这座山起名为“伊来山”,后来逐渐演变为“伊芦山”。
今夕的伊芦乡,围绕伊尹的归隐情怀,契合了归隐文化,重修了伊芦山,新建“伊隐小镇”和“中国第一梅园”。吸引人们从城市繁华的快节奏生活中走出来,赏田间美景,品农家美食,享乡村闲逸。
远眺伊芦山,如身着墨绿色盔甲的神武将军,矗立在梅园路北的正北方。他以气势磅礴的宽阔背脊,守护着身前这一片梅花的每一寸芳香。为梅仙阻挡顽劣的萧萧北风。
伊芦山的半山腰上,如宫殿般的钟离寺里,正端坐着钟离眜将军的大幅雕像。他是汉初楚霸王项羽手下的一员大将。因他出生于伊芦,此庙即是为他而建。
在钟离眜将军的脚下,高山流水韵千顷梅园的曼妙格局,就是一幅“英雄爱美人”的美丽画卷。无论走在梅园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见钟离寺里透出钟离眜将军那英武而雄浑的目光。他在护佑着眼前的梅花仙子,也似在护佑着伊芦山这一方水土的平安和富足。
伊芦山路南,粉黛凝春的梅园,古朴典雅,如一幅水墨丹青图。门口的几株梅树高矮参差,梅王和梅后含情脉脉相视而立。一颗颗逶迤粗壮的枝干上,站满鲜艳烂漫的梅花,看见我们的到来,她们展开欢快的笑脸,向我们表示热烈欢迎。
看来,昨天的那场雨,并没影响到她们的怒放,此时,我心头一热,像吃进了兴奋剂,激情开始膨胀起来。
来得好,不如来得巧,今日梅园里游人比往日稀少了许多,兴许是刚下过雨的缘故。虽然空气里还带着雨后的阴冷,泥土被浸泡后还陷脚跟。但梅园里静谧的韵律,却正合我意。
平日里,我只喜好约三两挚友结伴而行,不喜欢混入众楚群咻的人群里。这样不仅泯灭了心底里那抹诗的意境,也亵渎了仙境般绮丽的景致。所以每次出游,都会刻意避开节假日那高峰期的人流。
刚进梅园时,正遇上一群南方人口音的游客,他们一边“唧唧嚓嚓”一边听导游介绍。我们赶紧加快脚步离开这行人,走进梅林深处小桥边那静美的画面中。
梅园里梅花品种繁多:青梅、美人梅、青鄂梅、榆叶梅(小桃红)、红梅等。她们经历了寒冬腊月的磨砺,才有今天拨暗香涌动,映春色撩人。
置身于梅园,我似乎也披上了嫣粉的红装,和梅花一起挺立在凌冽的风中。心中陡然产生无数次的抽泣,泪水如锥,一点点插在心上,剖开了鲜血淋漓的疼痛。而这些痛,只能自己知晓,不愿外泄示人。
回望往事,历历在心底里闪烁,幼年时就失去了漂亮的小弟弟;芳华时送走了挚爱的妈妈;将近壮年时与父亲天人相隔;以后接二连三的永别了也正直壮年的大哥和二哥。他们像中了魍魉魑魅的魔咒,带着病痛,你牵我抚的依次去了天堂。只留下堆积如山的累累伤痕,给了我和姐姐。
经历了这一次次生离死别的剜心疼痛,我看开了人情冷暖,看淡了富贵荣华,看轻了生老病死。无论置身于美丽的花园,还是荒凉的郊外,或是在无人问津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会和梅花一样态然处之。不攀龙附凤,不争奇斗艳。当百花盛开时,自己却默默的退出舞台,淡出人们的视线。而当百花凋零时,却在寒风凛冽的冰雪之夜破茧而出。
我瞬间成仙了,仿佛就是那千年梅仙,逆境过去,傲然屹立。没在严寒里枯萎,没被坎坷的路绊倒,坚毅的风骨让我砥砺前行,生活依然活得精彩纷呈。
梅花是四君子之首,我和世间所有的文人墨客一样,都有相同的情怀,想为她留下最美的诗篇。元朝王冕的《墨梅》,唐朝李商隐的《忆梅》,宋朝王安石的《梅花》,苏轼的《西江月,梅花》,清朝龚自珍的《病梅馆记》,还有现代伟人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等,这些历代名人不朽的诗篇里,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对梅花高贵品质的赞美和热爱。
此时此刻,梅花那难以名状的魅力,吸引得我走了神,这神一走就是很远。我赶紧把自己从过去的回忆中拽了回来,生怕破坏了这花季里,那诗一般灿烂的心境。
梅花园里波光潋滟,一弯弯湖水绕着梅林,一座座不同形状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巧布其中,遥相呼应。绿地和梅花红墨相间,此起彼伏。
每个亭子的顶端,都被喜鹊据为己有,筑建成窝。它们仿佛也效仿钟离眜将军,变成了怜香惜玉的谦谦君子,守护着梅花的每一分美丽。
走进盆景园,那景中画,画中景里,层层叠叠的每道白黛院墙上,都有一扇形态各异的园林式小门,百态千姿柳绿花红的花卉盆景,随意的安放在规定区域。被浓缩了的“高山流水”“伊尹居所”尽在盆景园中。
下午四点多,我们就在盆景园中,走马观花的结束了伊芦山踏青寻梅的行程,这短短的下午两个小时的时间,无法把梅园走遍。难以满足我对号称“中国第一梅园”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