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拆不成器

爱人要他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教育孩子,不愿意的话可以怎么做呢?

2020-01-17  本文已影响0人  毛妈Tracy

如果你的爱人,非常坚持让他/她教育程度不高的父母,也就是孩子的祖辈,介入孩子的教育,你不能接受,你接下来会怎么应对?对于一个常年混迹于各类妈妈圈的人来说,这个问题简直经典到能和“我和你妈同时掉进水里,你要救谁”一样经典了。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几个妈友给了我不同的答案。

妈友A:我老公让我公公婆婆来,我还挺感激的。但是说实话,老人带孩子真的不行,哎,自己多辛苦点吧,希望老公能体谅。

妈友B:我是坚决反对的,因为这事都吵了好几次了。

妈友C:都是为了孩子好,跟老公好好说呗,互相妥协妥协,忙的时候让父母来救急,不能让父母长时间来。

……

当然以上都是大家脑补的应对之法。但在真实生活中,可就没那么温和了。我就看到过一对夫妻,他们在我面前从正常谈话到激烈争论。他们争论的内容就是,丈夫的父母,即孩子的爷爷奶奶,到底能不能介入孙辈的教育。比如孙子应该学什么,应该怎么学。受过良好教育的母亲认为,不能这么做,因为老一辈的观念和这个时代脱节了,爷爷奶奶的教育观会把孩子弄得无所适从,甚至让孩子变傻。而父亲则认为祖辈的介入完全OK,他认为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是成功的,难道自己的妻子居然认为自己的教育是失败的,自己傻?当双方的言辞越来越激烈,我在现场分明看到了双方的“眩晕”——他们忘记了自己到底要处理什么问题,他们忘记了聆听对方可能的正确的想法,他们忘记了周围所有的一切。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景?

明明最初的梦想挺好的,但是这天呀聊着聊着就变味了,血涌上头,头晕目眩,攻击性十足或者冷暴力开始,最后扔下一句“切!我不跟你说了,跟你说不通!”就甩甩头走掉。此时,我们忽略了什么呢?

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对对方的一句话感到愤怒,也不是因为这句话的表层含义,而是因为它底下所隐含的标准。例如在学生时代,父母逼我们做某些事或是禁止我们做某些事的时候,真正引起我们反抗的很可能未必是那件事情本身,而是父母背后潜在的判断标准:只要爸爸认为是好的,就一定是对你好的;只要妈妈不允许你做的,你就一定不能做。

——《深度说服》P11

其实我们很多沟通的问题都是分歧的问题。无论你期待沟通的结果是什么,是合作信赖,是相互谅解,哪怕是把话就说到此处,我们到此为止,我们都需要直面分歧、管理分歧。处理你与对方的分歧,是沟通中的重要功课。这世间的沟通分歧,我们可以粗略地分成两大类——利益的分歧与认同的分歧。利益分歧是指,我们对有形价值承载物的争夺。利益之分歧,在沟通中普遍存在,家事、商事、组织、社会,乃至国家,大量的分歧都是利益之争,甚至我们可以说,这是分歧最常见的存在形态。在《深度说服》这段话中,我们会发现利益分歧不是唯一的分歧,除了利益分歧,还有第二种,认同分歧。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体验:你在社交媒体闲逛,突然看到一个人对公共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瞬间感到自己的三观被严重冒犯,觉得我的朋友圈、微博好友里面,怎么会有这种人啊,他是脑子进水了吧?这种情绪化的冲击是如此真实,以至于,你会动手把对方直接拉黑——嗯,世界似乎回归和谐。

坦率讲,当你被某些言论冒犯、冲撞,你的利益——当然,我这里说的利益是指金钱,或其他有形价值承载物,并不会受到直接影响,但你依然非常明显地感受到刺激,并采取行动。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便涉及认同的分歧。

按照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夏皮罗的理论,认同有五个支柱,夏皮罗教授称之为BRAVE模型,即信仰、仪式、忠诚、价值观、情感上的重要经历——就比如说你在恋爱中遭受到的背叛,你在海外遇到危险时国家给你提供的强有力的救助。这五个维度,构成了你认同的核心内容——如果这五个维度遭受冒犯,你就会感受到认同分歧的这种强烈冲击。

人们一旦进入到认同之分歧,情绪会被快速激活,对话的双方就会迅速进入一种“眩晕”的状态。这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里,他们看不见别人,只看得见敌人;他们不认为对方只是提出了另外一个方案、想法的普通人,而是认为对方想要摧毁自己。

了解了分歧的不同之后,我们需要做更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解决认同的分歧。

因此,在思考任何一个问题的时候,如果你暂时没有头绪,可以试着用这个思维工具来辅助你的大脑:我正在用什么标准看待这个问题?我还能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我的选择?我应该用什么标准来判断我要做什么决定?

——《深度说服》

如果你在对话过程中,发现对方和你分歧的性质,不仅仅涉及到一些简单的利害得失,而且触碰到了你或者对方深刻的价值基础,涉及信仰或情感当中的一些重要经历,请你把对话过程暂停。那种精致利己,高度理性的协商逻辑,那种带有思辨性的,和对方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说,其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

对自己,我们不妨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的想法是基于什么价值观(标准)?

对对方,我们不妨给对方这样一个事件:他的价值观(标准)是基于什么样的故事?

是的,不是道理,而是故事。故事,可以把一个“敌人”,重新还原为一个活色生香的人。你一直看不上的那位沟通的对象,直到你给了他讲述自己故事的真实机会,直到你了解了他贫瘠的童年,家庭对他的全情关爱,以及这种关爱在他成长中给予他的无限力量,你才能理解他对父母的臣服。了解站在你对立面的那个人的真实故事,而不是支撑他立场的理性理由,你的对方将可能从你的对立面中重新走出来,变成一个立体的人。我们便会对对方的处境产生真实的感受,我们会想,也许如果我自己在这样的处境中,也会有类似的决定吧?如此,同理心才会出现,分歧才有可能弥合。

所以,如果我们在处理的是认同的分歧,这种分歧将携带“神性”,它的解决不依赖讲理,而依赖叙事,叙述什么过往、什么曾经、什么阅历构成了我,支撑起了我此时的立场。认同分歧的解决,是一场时光旅行,我们会走到这个人的生命经验的内部去,去寻找他的脉络、去理解他的苦衷,然后去获得人之为人,那份同理心的共鸣。

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爱人要他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帮忙带孩子,你不愿意,接下来如何沟通呢?

我想说,请先问问自己,为什么你不愿意?你的故事是什么?

然后,问问你的爱人,为什么想要父母来,他有什么故事?他的父母有什么故事?

听完故事,问题也许就迎刃而解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