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如镜子

2020-06-13  本文已影响0人  张燕燕_6fde

91年生人,奔三的年龄,最近才感觉自己稍稍活得明白些。

记得大约本科时,家里休整房子,大姨家两位表哥来帮忙刷涂料。小表哥属狗,比我大7、8岁的样子,当年差不多就是我现在的年纪。在老房子后边借住别人家的旧院,吃完早饭,他急匆匆的往前院我家房子跑着去干活。他们几个家母未出门时在家经常帮忙看顾,感情很是亲厚,老母亲看着他的背影,笑着说,二十七八的人了,还跟个孩子一样跑起来没个大人样。心里悄悄感概,我到了二十七八是不是也不能在街上跑了呀,会被人笑没有大人样子。

时间过的真快,本科毕业紧接着读研,毕业后北漂4年,辗转换了多份工作,转眼就29了。还是单身,人情世故的历练还是很少,走在路上,坐在办公室,说起话,眉眼间多的是工作的疲惫,少的还是那份成熟。许是没有谈过恋爱,没有经历过恋人之间的那种博弈、勾心斗角的小暧昧,毕竟俗话说,谈恋爱很能长情商嘛。

虽然混了这么几年,还是个小小基层员工,距离当年北漂京城,心中要创出一番事业的金领女强人还差着十万八千里,但是一点点熬下来,即便苦劳也熬出了一些心得。近半年来,工作上逐渐顺手,团队内人员更迭,经历了一段涩涩的办公室恋情,也看透了一些人情事故,从他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看到了能学习的品质,整个状态不是浑浑噩噩,为了填满生活空白去工作,多了一些感知力。感知到自己的状态,自己的情绪,别人的优质和不变必然产生的困顿。

他人即镜子。

关于思维方式。我是一个跨专业过来的售前技术支持,渴望成为一个能月薪3万的售前解决方案工程师。刚毕业那两年,跟人介绍我的工作,总是要加上,你们一定猜不到我的专业,我是文科生跨行万里就业到售前的哈哈。为什么总是要强调跨专业呢,因为初毕业,非专业背景,那么犯错了,表现无知了,别人更容易原谅,这是潜意识里为了保护自己形成的条件反射。这两年很少这样说了,因为毕竟毕业多年了,一事无成再去归咎专业,太幼稚了,没有为这两年的时光担起责任。嗯,所以我是一个售前,云计算行业的售前,PaaS和大数据都略懂一些,属于基层劳动者,经常打标,不经常出台跟人聊解决方案。啰哩啰嗦的背景介绍完毕,之所以说这么多关于我的职业和工作内容的问题,是想说明,我其实是个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和销售是两类人,技术人员专注在我不能做的事情也就是问题,销售专注在解决问题上,这种差别必然造成一种后果,即销售的思维相对技术人员更乐观,这就是我最近感受到的“他人即镜子”。从销售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看到他们的第一思维不是追责,确定问题是谁产生的,而是定位问题,看看我们有什么解决办法,这种思路对我来说太震撼了。因为我遇事的第一考量是,这事是不是我搞砸的,别人搞砸的?管他怎么搞砸的,跟我没关系,我才不管呢。那种惯性思维下,是一种缺乏担当的表现,而担当,是作为一个领导的必要条件,如果将来想在职场上再往前一步,做到什么位置呢(又开始神游了哈哈,我想认识很多优秀的厉害的人,想挣很多很多钱,那应该要做到像刘总那种位置吧🤔)

从销售身上,我看到了乐观和解决问题。这种思维方式我要刻意训练。

关于爱和被爱。那段涩涩的有点难堪的办公室恋情,无疾而终了,有一点惋惜又有一点幸运,虽然没有得到,但是阵地还在,底线没丢。底线,我的底线是,我爱的人和我将来嫁的人,一定也爱我,不去强求,不喜欢我的就让他去吧。每每到暗恋的这个阶段,就特别想引用《兵临城下》里的一句台词:“我们的理想是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但是,人怎么能平等呢?有的人有天赋,有人没有,有人被人爱,有人没人爱,这注定是个不平等的世界。我们如此艰苦的想创建一个平等的社会,在那里,你不用去羡慕你的邻居。但总有值得羡慕的东西。一个微笑、一份友谊,一切你没有却又想得到的”。那个人,那份爱就是我和别人的不平等,是我没有但是又想要得到的东西,他,就是我的地狱。但是又有一句话这样说“我们都是成年人了,我不介意你不喜欢我,我只是恨你不喜欢我却没有表现出来,白白浪费了我这么长时间”,如果我是那个别人想的到的人,而我不喜欢他,我一定会最早时间告诉他,不要在我身上空耗精力,找一个也爱你的姑娘去吧。

关于定位和行动。下班和老同事聊了上边“他人即镜子”的故事,我们俩分析了销售的脑回路和人格魅力,最终话题一转,回到老同事身上。老同事说,你看看现在团队里那些厉害的人,当年我们其实都差不多,只不过他们找到了他们的爱好和兴趣,在这个团队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那个位置里深耕了下去,现在自然都混到了领导群,而我呢,不喜欢跟人争,分配我什么我就干点什么,对自己对别人都没有什么要求,所以阵地一步步沦陷,存在感和话语权都一点点沦陷。听的心中一惊,这不就是现在的我吗?因为没有擅长和专业,对工作内容没有什么挑剔的东西,有什么活就干什么活,也正是因为没有擅长的东西,平时的学习也没有着力点,不知道把空闲时间放到哪里去发挥最大价值,所以时间和精力都“浪费”了。所以,我要尽快找到自己的着力点,专业起来,从学习和刻意练习上。

从他和老同事身上,我学会了拒绝、定位和专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