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情的逻辑——2019-05-19

2019-05-19  本文已影响0人  龚振江

刚看到一段话:

“每个人生活中最好的机会,几乎都出现在那些你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时候。真正把事情做起来的人,考虑问题的过程其实是这样的:这件事我一定要做,缺什么东西我去想办法争取。而做不起来的人,永远在等待时机成熟。”

心有戚戚焉,因为我也经历过这样的时刻。

时间回到2017年。那时候,刚建立起“以房贷为核心的资产组合包”这个理念,开始实行。心里只有模模糊糊的一个概念,具体怎么操作,心里完全没底。消费贷没办过,信用卡需要一年多时间……

起步很差,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就是从这样的条件开始,一点一点到今天。现在,已经积累起一千多万的负债,当时是无论如何也不敢想象的。

从这个过程中,我的经验是什么呢?

第一,如前文所说,不要等到你完全准备好了再去干。什么叫完全准备好了?这事是没底的。人有一种心理倾向,就是在事前会心理夸大某件事情的难度。这样,越想越害怕,越想越觉得没准备好,迟迟不去下手。等到不得不下手的时候,发现根本就没那么难,可是机会也错过了。

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说的就是这种精神。人一定要有这种精神,不要怕,干了再说。现在我回想这几年的经历,很多时候其实还是蛮难的。如果在最开始,就知道会有这么难,还会开始吗?其实难说。

第二,做事情要有deadline。任何事情,都不存在一个百分百准备好的状态。比如说准备考试,你能说你是百分百就准备好了才上的考场吗?从时间利用的角度,比如你觉得自己要准备100个小时才达到基本满意的状态,但是由于deadline的存在,只准备了50个小时就上了。结果也还不错。那你看,实际上这个事情你就节约了50个小时。事实上,就算你又多花了50个小时准备,最后结果是不是好很多,是很难说的。

训练瞄准的目的是为了击中目标。如果你一直在训练,迟迟不击发,迟迟看不到结果,那训练又有什么用呢?

第三,最重要的是“开始”,在干中学。实操是最好的学习环境。不管准备了多少,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试试,做成了最好,做不成也比一直在准备强。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一个同事负责跑东北的投行业务。投行业务技术含量挺高的,他很多也不懂啊,不过没事,白天吵架(跟各个中介机构argue问题),晚上回来请教,看书。你看,他这个准备,算很差的了,都是要临时磨刀的那种。但又如何呢,这样进步非常快,因为实际环境中,真正的问题就那么多,解决的办法无非那么几种。在这种环境中准备,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了很多无用功。我亲身体会也是,这几年的经验,都是还在懵懵懂懂不熟悉的状态下起步,在实操中测试,跌跌撞撞,虽然走了很多弯路,交了不少学费,但很快就学会了。这样效率最高。

基本就这些吧。做事情呢,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心里要有一种豪气,这是我的,我一定能做到。有了这个,遇到问题,逢山开路遇水填桥,无非战术问题,细节问题,都能解决,但心中那团火,是最可贵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