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晓白随笔集散文想法

那些仪式感里的小确幸

2017-08-28  本文已影响511人  江晓白

文|江晓白

那些仪式感里的小确幸

01

时间逼近8月底,临近开学季。今天,我把宝宝的书包、秋冬外套、鞋子、小雨伞,都一一摆出来,整理、清洗、晾晒,然后和着太阳的香味,集中收在一处。原先的水杯,因搬家丢失,得重买;原先的小毛巾和小被子,已经不合用,也得重买。列好清单,下午去了超市一并采购回来。

记忆中我的孩提时代,每到开学季,父母也是如此这般,勤勤地准备一番。当稻谷收毕、秧苗插完;当暑气渐退、夜冷天凉,我知道,我得重新回到课堂了。看着爸妈进进出出,拾掇这个,清理那个,颇觉得隆重又庄严。

那种隆重庄严,其实是一种仪式感。这个仪式告诉你:知了还在叫,但你捕捞的网兜该放下了。

是的,某种程度上,仪式感是用来提醒我们:一个全新的状态要开启了。

类似于:结婚典礼、领导人就职演说、电影首映式、高考动员大会,等等。仪式越庄严、越正式,仪式感就越强烈,越能促使人们更加认真、严肃对待所做的事情。

02

《北京遇上西雅图》中有这么一段话,曾让无数人感动:

他也许不会带我去坐游艇吃法餐,但是他可以每天早晨都为我跑几条街去买我最爱吃的豆浆油条。

可见,仪式感与金钱无关,与权力无关,更加和地位无关,它是关乎内心深处的爱。

这种爱我亲历过,它来自我的爷爷。

爷爷和奶奶有6个孩子,长大后,因着种种际遇,身份、职业各自不同,连带着,安家落户也不可能全窝在爷爷身边。

于是每到冬天,当山瘦了,水冰了,风寒了,爷爷就开始张罗着,全家上下回家团聚的光景。

先是一一打电话给叔叔伯伯们,问放假时间,问是否回来过年。多半情况下,叔叔伯伯们,都妥协于爷爷的坚持。

接着是备菜、囤柴禾;屋子里里外外打扫干净,辗转腾挪,把有限的空间开辟出来,安放床铺。“衣食住行”中的“食”和“住”,每个细节都必亲自去做。

最不能忘记的,是2006春节------那时他已病重,卧床不起,时日无多。大年三十晚上,爷爷前所未见的精神矍铄。他与我们这些孙辈围炉而坐,问问这个考了多少分,问问那个还尿不尿床;当跨年的钟声敲响,他拿出红包一人一个……

炉火又暖又旺,我们笑着闹着,大人们麻将桌上的叫好声一阵又一阵,电视机里春晚吵闹又喜庆。一派祥和安定。

我不想说物极必反,乐极生悲。但事实是,春节过完(我们那里认为正月十五即为春节结束),爷爷走了。---------关于过年、跨年夜的记忆,于我,大概此生再也没有办法如那晚般深刻和温暖。

年少时不懂得,有所经历后才醒悟,爷爷的坚持,就是一种仪式感。

他用发自内心的对生活的热爱,告诉大家庭里的每个成员,他爱着我们,在一粥一饭,在日出黄昏。

03

若说,爱是分分秒秒、日日夜夜,爱是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爱是永恒久远、生生世世,那么,有没有那么一个时刻,是有区别的,今天区别于昨天,这一秒区别于上一秒?有没有呢?

若有,这区别,就是感官的强化,是仪式感的塑造。

《小王子》里,狐狸对小王子说,你最好在相同的时间来。你定在下午四点钟来,那么到了三点钟,我就开始很高兴。时间越临近,我就越高兴。等到了四点,我就很焦躁,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期待你的到来,我们需要仪式。

原来,不经辗转难眠的等待、度日如年的思念,就不会有金风玉露的相逢、云开月明的豁然。原来,我若辛勤播种,收获的那一刻,就充满仪式感。

那么你有没有,让平淡的日子,过得不平淡一点?让仪式感,镶嵌着点缀这生活?

决定好好爱一个女孩时,是不是真诚告白,郑重牵手?好让她知道,自这一刻起,过去的已过去,大家的身份责任要重新开篇;

结束一份工作时,是不是毫无保留交接,排个饭局来话别?好让老东家知道,不再合作不意味着要相互拉扯,无论聚散还是要说声谢谢。

摆盘精致的早餐、午后慵懒的咖啡、晚间舒适的香氛浴,甚至结婚纪念日的鲜花、红酒,等等,都可以把这生活,点缀得更美。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而我想,仪式感,就是去到诗意世界的桥梁。

最后,愿你我,仪式感十足,幸福感十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