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课题分离 | 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2-2019年1月4

2019-01-05  本文已影响0人  爬格子的小陈

继续谈这本书。先对昨天的一些文字作出补充。

上一篇文章中,提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与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也即为本书观点)的区别。再次重申,不是说弗洛伊德的观点错了,而是弗洛伊德的观点是决定论,认为你现在所具有的不愉快和情感缺陷都是过去的经历对你造成的影响,跟你自身无关。而现实中我们会发现,具有同样的经历,同样的家庭背景出身的孩子,会有截然不同的命运。排除掉运气和随机性事件成分,剩下的便是阿德勒的观点,他认为现在的你之所以是这样,是选择的结果,是跟你自身有关的。一味强调过去对自己造成的影响,只会影响你的选择,进而陷入其中缺乏改变的勇气。这也正是为何要讲阿德勒心理学是一个关于“勇气”的心理学,是强者的生活哲学的原因。

弗洛伊德的观点错了吗,没有错,只不过是弗洛伊德过分强调了过去的影响,众所周知,过去的事情无法追回也无法改变,所以,即便当我们用弗洛伊德的观点分析出缘何我们成了今天这样,只会导向两个结果,一是陷入这个原因之中,怨天尤人,做外部归因;二是想要摆脱这种环境,进而不让这种有害的影响继续发生。而这第二种选择恰恰需要的就是阿德勒式的勇气。选择了第一种,你就是一个“弱者”。

不能否认的是,儿童时期的创伤导致成年以后的性格扭曲,这个效应的确存在,弗洛伊德说,孩童在5岁前受到的精神创伤会一直弥散一生,10岁时候性格基本已经定型。毕竟,在承受这些时候,在这个年龄阶段,我们还尚不具备选择的条件,也尚未知晓“选择”的重要性,也极大概率不会学习到阿德勒的心理学。但是,阿德勒心理学就是想要告诉你,当你了解了这些,当你知道你还有另外的选择,你还没有被完全决定之时,你仍然可以改变,只是你要拿出改变的勇气,需要你去关注“当下”,关注“此时此刻”。

接着谈书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的意思是:我们每个人因为人际关系而产生的感受,是谁的感受,就是谁的课题。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那这就是谁的课题。

你让我做一件事我不愿意,我拒绝你,这是我的课题。而你因为我拒绝而讨厌我,这是你的课题。

也就是说:你讨厌我,这是你的事,你的课题,于我而言,我只能接受这种讨厌。

“为了让你不讨厌我,我就答应你这件事”,这叫做课题的混淆,是作者强烈反对的一种认知,认为它是人际关系中痛苦的根源。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其实都起源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所以我们在现实中一定要对课题进行分离,才能不会妄加干涉别人的课题,才不会出现课题混淆,把别人的课题当做自己的课题的情况。

现实的人际关系中,往往我们会怕因为拒绝了别人而被别人讨厌,因为你会感觉这是因为你而让他不开心了。但是请回到我们上述的概念上来,他不开心,是他的课题,是他选择的结果,或者说,不是你导致了他不开心,而是他自己选择了不开心。你只需要做自己的课题选择(拒绝或是接受),而不用去承担随后的压力(认为自己有义务让他开心,需要得到他的认可,需要满足他的期待)。

而人际关系中的痛苦正是因为你在考虑不属于你的课题,生活中这种情况下我们经常有以下心理活动:我拒绝了他他会不开心,他的不开心是我造成的,所以我不能拒绝;是因为我造成了他的不开心,我对他有愧疚感,我不能面对他;因为心里有愧,所以我要补偿他。

再重复一遍,你让我做一件我不愿意做的事,我拒绝你,这是我的课题。而你因为我拒绝而讨厌我,这是你的课题。

有人会说,道理我都懂了,可是假如就我自己知道这个“课题分离”的概念,别人不知道怎么办。按照上述说法,我拒绝了他是我的课题,他选择讨厌我是他的课题,可是因为他不明白这个道理,那这个理论岂不是就成了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吗?因为他在心里就是认为是我的错。或是认为我在跟他做对。而且如果这样做的话,那岂不是成了不管不顾他人的感受的人,这难道不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吗?

针对上述:

一、课题分离只是一种我们自己可以选择的建构方式,而不是人人都必须学习的规则。就像道德只是用来约束自己而不能用来要求他人,我们不能强迫别人在公交车上给别人让座。我们掌控不了他人的想法。而学习这些理论的关键,不在于要求别人怎么想,而在于当别人讨厌你的时候,你自己选择怎样的态度。

可以选择让自己相信:他讨厌我,这是我的事,我要尽量让他喜欢我。那我还是答应他吧,如果不答应他我就不知道要怎么去面对他。

也可以选择让自己相信:他讨厌我,这不是我的事,我还是按照自己的本心去做事,如果他实在改变不了对我的看法,我也只好面对这事实。

而后者,就是“被讨厌的勇气”了。我们管不了别人,只能决定自己要不要在生活中贯彻这种勇气。

二、生活中如果有人针对你,不管你怎么做都讨厌你,那你不管拒绝还是接受都只会有这一个结果。对你而言,你只能接受被讨厌的事实。他的开心和不开心你也无法照顾到。

三、我们这里的所说的拒绝是基于自己本心的判断选择,也绝不是为了拒绝而拒绝。

四、课题的分离并不意味着丝毫不在乎他人的感受。因为你在拒绝他的过程中确实感受到了对方的不开心,而任何人都有和别人发展关系,保持亲密的愿望。交朋友,谈恋爱,团队合作,都需要一个人能够了解他人的感受,关照他人的感受(这也是之后要说到的共同体概念)。别人不舒服了,你也会跟着不舒服。这里你的不舒服,这已经不是别人的课题,就是你自己的课题。

五、如何处理第四点中延伸出来的“我不舒服”的课题,那就是我要给你讲我拒绝的理由,讲出自己判断选择的出发点。当你解决了你的所有课题,那选择开心或者不开心,讨厌和不讨厌你都是他的课题,与你无关。

这里有点绕,希望看到这儿能多读几遍。

我们再举一个现实中需要课题分离的例子。

比如在孩子学习这件事上,父母为了让孩子学习好,强迫孩子学习,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等等。这其中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而父母的行为是对孩子自身课题的妄加干涉。

有人会说,让孩子好好学习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而且这样做也是为他好啊,因为没有几个孩子是爱学习的呀。如果放任他们不管,认为这只是孩子的课题,有几个孩子会进行学习这种苦差事呢?孩子的黄金成长阶段就那么几年,过了这个时期,他真的没好好学习将来没有好的出路,做父母的会发愁,孩子也会埋怨父母当时为何没有好好管教自己吧?

针对这些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很多的父母这么做其实为了满足自己的面子或者支配欲,父母将自己的课题强加给孩子身上,也正是因为孩子能较为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所以经常会发生亲子之间关于学习的摩擦。不为了自己的面子虚荣心或者支配欲的父母也会有一个以爱为名的出发点。

二、学习是孩子的课题,并不意味着家长要对孩子的学习听之任之,坐视不管任其自由发展。阿德勒并不主张不主张因为这是孩子的课题而对孩子采取放任、不管不问的态度。父母需要做的,是告诉孩子学习是他自己的课题,为孩子讲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如果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帮助之时给予帮助。如同谚语所说:你可以把马儿带到水边,但是不能强迫它饮水。

三、父母要做的仅此而已,不可做多,也不可在孩子不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

四、为何这些道理听起来这么不可思议,而且说实话在我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我都感觉到在现实中很难执行。正是因为,我们从未将孩子当做一个平等的人来看待,我们会替他们做选择,将他们的课题当做是自己的课题。中国的父母大部分都活得没有自我,一旦有了孩子,孩子便立即成为了家庭的重心所在,他们将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成了他们的炫耀的工具或者是附属品。他们拼尽全力想给孩子最好的条件,也狠心替孩子做出世俗意义上最正确的选择。殊不知,正是因为这些课题的混淆,让孩子认为这不是他的课题,孩子也开始活得没有自我,因为他们从未替自己做出过选择。这些年,因为学习和父母闹矛盾的事情还发生的少吗?越是替孩子做出选择,孩子越会觉得反正这也不是我的课题,我也不用为结果负责,那我学得好和学得不好又有什么分别?学得不好还可以怪罪到父母头上。

五、而大量的父母替孩子做出选择之后又会把课题重新抛回孩子,认为这是他要做的事。其中关键点就在于孩子是否认为这是他人生的课题。正如第二点所言,父母只需要做的是让孩子意识到这是他自己的课题而非他人的。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把马儿带到水边”。

六、我知道大部分家长,特别是中国式父母很难做到这些,面对养育的压力,很多家庭选择只生一个孩子,为的就是如果有孩子一定要让他得到最好的,甚至有的不要孩子,部分原因也是基于怕给不了孩子良好的教育、资源等,中国式家庭把希望都寄托给了下一代,中国的社会本身也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社会。大部分人都活得没有自己的价值,只是把价值依托在外部的事物上,比如自己的行业、公司、人际关系和孩子身上。这也是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所决定的,但打破这一切也是学习阿德勒理论的必要性所在。

今天主要谈了一个概念“课题分离”,整整写了4个小时才写完,句子我已经做到尽可能地精简,但是还是读起来会有些绕。一旦理解了课题分离的概念,在生活中善加辨析,很多之前我们焦虑、苦恼、烦闷的事儿,其实都是因为课题的混淆,我们在替别人操心。

这本书中要说的东西还有很多,后面几天接着谈。

本文参考李松蔚老师对同名日剧《被讨厌的勇气》所作剧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