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制作体验
这个冬天比较繁忙,参加完国培再参加省培。这次省培培训课程安排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灵活运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经验分享、实践体验等多种学习方式,着力提高学员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今天下午的课程是实践体验课。全体学员都到实践基地参与陶艺制作体验。这对已经在教室里听了几天讲座的学员们来说,无疑是一个特大好消息。
大家兴奋得睡不着午觉,在等待着出发的时刻。下午1:30分准时从住地出发,30分的车程后到达目的地。当我们进入实践基地的时候,看到各种雕塑,非常好看,大家都驻足拍照。
实践基地的雕塑临出发前,学习委员将制作视频的教程发到群里,让大家看看,以便能掌握一些要领。可是大家都走得急,没来得及下载观看,就出发了。
当我们进入陶艺室后,看到这些器具,都觉得无从下手。班主任了解到这种情况后,给我们边演示边进行讲解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她说要先将泥拍实,不能留有气泡;然后将其固定在转台的中心,手轻轻地扶住泥,形成柱状,然后开口,做出自己想要做的器具就可以了。
我们听完都觉得很简单,就迅速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开始操作起来。先去打一小桶水,回来后开始拍泥,拍几下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算好,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制作。
起初不知道怎么能让转台转动起来,后来发现下面的脚踏板,用脚一踩,转台开始转动了。可是我们的泥却没固定好,在转台上到处滚动。
我想把它抓起来,可怎么也抓不到,想停下转台,又不知道怎么停。我焦急万分。用脚跟试着用力踩了一下,哈!停下来了。在我的自主探究中,我找到操控转台启动和停止的方法。
转台停下后,我将泥摔打了几次,放在中心的位置。再次启动转台,这回我学着班主任的样子,用双手捧住泥团塑造它的形状。
泥团慢慢地变成柱状形,我也学着给它开口。起初还比较好,后来由于顶部不平整,碗的边缘越来越不厚薄不一,我着急地沾水调整,可是随着水的增多,它的形状更不好控制了。结果以失败告终。
我又毁掉它,重新开始制作。这个时候,有好多人已经做出成品。我现在又归零了,看着他们在拿着作品拍照,我这心里更着急了。
我快速地摔打几下,又开始塑性,但怎么也不能让它的顶部平整,眼看着快到结束的时间,我只好再次尝试开口,做小碗。结果还是有薄有厚,还是不能像他们那样很好地做出成品。
时间到了,没办法,只能整理台面,收拾残局,结束这次实践体验。
学员们在动手操作我反思自己没有做成的原因。一直思考着这么几个问题,一是为什么那个泥团先期准备中不能像别人那样弄得那么光滑,有型?二是为什么泥团顶部总是弄不平整?
三是我在捧住泥块塑性的时候,为什么被弄出手指印了?四是我的泥块转动起来,为什么不均匀,总偏?
带着这些问题,我自我反省时,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有三点:一是有点心急了。常言道:慢工出细活。所以不能着急,每一步都应实打实地做到位。
二是没有掌握操作要领。不清楚每一步应该做到哪些。像乌鸦学垒窝一样,了解大概就动手操作。三是没有目标。应该用成果导向的思维,先确定自己想做的东西,然后,再去做。
晚饭后,我下载并观看了班主任发来的视频。边看边再次反思我今天没有做出成品的原因。通过视频中老师的讲解,我弄清楚了我的问题。
首先,处理泥团要有耐心,先拍,然后摔打。再将泥团固定在转台中心,经过塑型成圆柱后,还要压扁,挤出内部气泡,再重新塑型,以确保内部完全没有气泡。
其次,在塑型的时候,只能用手掌护住泥团,不能用手指,这样就不会产生手指印了,而且塑型后的泥团也比较光滑。
再次,塑型后的泥团顶端应该是重心的所在。这一点很关键,只有确保它是重心,做出的器具才会比较均匀,不偏。
最后,开口的时候,不能只平面开,要用大拇指往深处按,开一个较深的口,然后再慢慢地往外扩。并根据所做器具的开口大小,逐渐地用两个手指,三个手指,或四个手指等。
还可以用特殊工具辅助完成器具内外的平整。做完后,用手将器具下面塑型,然后用专门的工具将其切割下来,这样就做出成品了。
看完这个视频后,我感觉自己的操作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做不出成品是必然的。这正应了那句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训,以后不能“打无准备之仗”。
实践基地中的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