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文诗歌《簡樹》

应天门夜色

2025-05-30  本文已影响0人  老树_

恢弘,在遥远的隋唐帝国,
武曌,登基时初现盛世的光芒,
如今,唐装妹在应天门夜色中照相。

彩灯,勾勒出紫微城门壮丽的模样,
初夏,晚风中惬意的清凉,
月色,映照着古往今来不变的情觞。

洛阳,十三朝古都孕育的灿烂文化,
重现,遗址上精心打造新形象,
未来,愿应天门永远辉煌。

2025年5月15日

关于应天门

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宫城紫微城的正南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紫微宫是隋、唐、武周帝国的正宫,是国家和皇权的象征。唐代实行东西两京制,东都洛阳是长安之外的另一个全国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紫微宫前后沿用530余年,成为九朝理政之所,是中国历史上沿用时间最长、使用朝代最多的皇宫,是当时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尤其在武则天增建明堂、天堂后,成为世界奇观,被誉为“万宫之宫”。应天门是举行登基、改元、大赦、宴会和接见外国使者朝圣的场所。武则天在此登基称帝。
应天门由门楼、朵楼、东西阙楼及其间的廊庑组成,东西长137米,两侧阙高36.4米。门有两重观,上有崇楼五座(似五只凤凰,俗称“五凤楼”);城楼下有三个门道,门前有象征皇家威仪的双向三出阙。应天门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城门,对后代的都城建设有深远影响,在中国宫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隋唐第一门” 、“天下第一门”。
20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开始对应天门遗址进行勘察;1990年,应天门东阙遗址被发现;2016年,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开工;2019年9月,复建的应天门和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对外开放,同年,应天门北广场建成使用。北广场是洛阳文旅融合的标志性景点,夜晚热闹非凡,人们以灯火通明的应天门为背景,拍照留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