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己雅阁杂谈

读张爱玲《封锁》有感

2021-01-01  本文已影响0人  小河边的依依杨柳

(一)一个不近情理的梦

读透一本书,需要静下心来仔细研读,一遍两遍,反复阅读思考,才能有属于自己的东西。

当然,由于读者人生阅历、经验,接受教育程度的不同,相同的一本书,不同的人读后有不同的领悟和感受。

不知在哪本书上看的,说是胡兰成看过《封锁》之后决定去看张爱玲,遂有了他们后来的故事。

最近读了它,小说主要写上个世纪40年代日本侵占上海导致电车封锁,发生在电车上一段短暂的所谓爱情。

会计师吕宗桢三十五岁,家里有太太有女儿,吴翠远大学英文教师,二十五岁未婚。

这对男女因为电车封锁被困在电车上,吕宗桢向吴翠远抱怨说,自己的婚姻是父母包办的,妻子文化程度低,不能理解自己,下班后不愿回家。

吴翠远是一个好女儿,也是一个好老师,受过大学教育,她家是比较现代派的家庭,但是她父母要求她找一个有钱的女婿嫁了。

两个在现实生活中都过得不开心的人在电车上谈起了恋爱,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留下了电话。

然而,随着封锁的结束,吕宗桢很快坐回自己的位置,刚才的卿卿我我,只不过是一场梦,一切都结束了,他们又各自回到自己生活的原点。

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的荒诞和戏剧性。因缘巧合,在特定时间段遇见特定的一个人,和ta说着你不会跟其他人说的话,两个人互相喜欢着欣赏着,以为会有美好的未来。

随着事情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那个特定的时间和场合结束了,两个人又要分开去忙着各自不同的事情,那么这种短暂的爱情和艳遇就结束了,一切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只不过是做了一个短暂的梦,梦里是如此的美好。

梦醒之后,我们必须要面对残酷的现实,接受谁也改变不了的无奈。

《封锁》的结局耐人寻味,有多种可能,也许在电车上分开之后,吕宗桢会给吴翠远打电话,翠远的家人极力反对他们这段感情,最终的结果会不了了之。

其实每一段感情都是对心的磨砺,都是一段成长经历,心被伤过,才会慢慢成熟和坚强。

(二)读后可以了解的社会风貌

读过这篇小说,可以了解当时人们生活的一些情况:

1.

当时的上海有电车,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公交车或者是地铁之类的吧,小说的开头就详细描写了。

2.

当时的上海有干洗店。小说中一位太太提醒自己的丈夫,手里的熏鱼要离裤子远一点,并且说干洗的价格很贵的。

3.

当时的上海有银行,有股票交易,男主人公吕宗桢就是华茂银行的会计师。

4.

当时的女孩可以上大学,大学里也学英语,女主人公吴翠远大学毕业后,就在母校担任英文助教。

5.

有一个医科生在电车上画人体骨骼图,被其他的乘客误认为他在画画。

6.

当时的上海人已经使用牙膏刷牙,文中有这么一段话:他不怎么喜欢身边这女人,她的手臂,白倒是白,像挤出的牙膏。她的整个人像挤出的牙膏,没有款式。

7.

当时的上海商场卖有奶粉,电车上贴有“乃络维奶粉”的广告。

8.

那时候近视眼的人配的也有近视镜,文中写到:近视眼的人当众摘下眼镜,仿佛当众脱衣服似的,不成体统。

(三)佳句分享:

下面是小说中我很欣赏的句子,和大家共享:

1.

他们不能不填满这可怕的空虚,不然,他们的脑子也许会活动起来,思想是痛苦的一件事。

2.

老头子手心里骨碌碌骨碌碌搓着两只油光水滑的核桃,有板有眼的小动作代替了思想。他剃着光头,红黄皮色,满脸浮油,打着皱,整个的头像一个核桃,他的脑子就像核桃仁,甜的,滋润的,可是没有多大意思。

3.

世上有了太太的男人,似乎都是急切需要别的女人的同情。

4.

在宗桢的眼中,她的脸像一朵淡淡几笔的白描牡丹花,额角上三两根吹乱的短发便是风中的花蕊。

5.

恋爱着的男子向来是喜欢说,恋着的女人破例地不大爱说话,因为下意识的她知道:男人彻底懂得一个女人之后,是不会爱她的。

6.

向他解释有什么用,如果一个女人必须倚仗着她的言语来打动一个男人,她也就太可怜了。

(四)写作方面的分析

《封锁》虽然篇幅不长,却是短篇中难得的上乘之作,堪称精品。

张爱玲用白描手法细腻的笔触,刻画了那个特殊时期封锁下的众生相。

当然,你要静下心来像观赏一幅画般,静静阅读,才能读出其中的况味。

封锁后大街上的环境:人声逐渐渺茫,像睡梦中所听到的芦花枕头里的窸窣声。

一个乞丐趁着鸦雀无声唱将起来,那唱词似滑稽,实则透着心酸。

电车上公事房的几位乘客评头论足他们不喜欢的一位同事,短短几句话,倾轧之情溢于言表。

张爱玲对于电车上每位乘客的描写,不动声色,三言两语就让那个人物丰满起来,活起来,栩栩如生的从小说中走出来和我们打招呼,就仿佛是我们身边的人。

也难怪胡兰成读过封锁之后,按捺不住心中激动的心情,一心要访问到张爱玲是何许人也,更至于亲自去探望。

如果我是编剧或导演,我会考虑把《封锁》搬到舞台或屏幕。

因为张的刻画太细致,太精彩,短短一篇小说大有文章可做。

由于知识的浅薄,阅历不够,理解能力有限,对于张爱玲《封锁》的领悟远远不够,相信每个人读它都有不同的见解,见仁见智。

当然,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张爱玲,就有人讨厌她,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不必要求别人和自己一样,这世界因不同而精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